第90章
半响,魏洛放下考察疏,吩咐道:“将各部官员考语拿来,我再审阅一番。”
话语落地,堂中几人无不脸色微变。
吏部杨侍郎问:“殿下对考察疏有疑?”
魏洛掀起眼皮,狡黠一笑,“非也,陛下令我监察京察,我想不能单做纸上功夫,也得实际过一遍,有个印象。杨侍郎觉得呢?”
杨侍郎回道:“殿下圣明,臣深以为然。那臣这就让人将文书搬来。”
几人退下,都去前面搬箱子了。
魏洛垂着眼睛,想了想,对外叫个吏员,说道:“去礼部请郭侍郎过来,还有刑部的徐主事。”
小吏脚步飞快跑去了。
待足足十大箱子文册搬来时,郭铮和徐瑄也已侯在门外。
魏洛让京察几位长官离开,唯独将郭铮丶徐瑄留下,他道:“考语乃是官员黜陟依据,事关个人政途,故特意请两位过来,协同审阅。”
郭丶徐两人拱手,“臣定竭力而为。”
魏洛点头笑道:“好,先审科道的言官。”
从日中到日落,殿内充斥着纸张的柔声与说话的厉声。
魏洛本以为复审是一项简单工作,可真审核时才发现一团糟。
就单说考语,是各衙门堂官对其属官开写的评语。堂官本应根据该官贤能与否,秉公如实填注,可在实际中,考语很难看到具体政绩,大多是溢美之词,浮华成风,诸多不实。
还有些官员,填写考语时,不论政绩,只言关系的亲疏远近,时常指廉为贪,以正为邪,借考语之权行报复之私。
所以单凭考语,很难考察官员的政绩和品行。
魏洛问道:“考语一向如此吗?”
郭铮回道:“以前不是这样。”
魏洛轻笑了声,没再询问,只又让人将访单取来。
同为考察依据,考语是各属官的堂官所写,而访单主要由科道官咨访後填写,相较于考语的主观,稍显客观。
但也只是理论上。
因着党争,本应规谏君主丶监督百官的言官不再纯洁,各有其主,那言官在填写访单时,便再难以客观。
入了夜,窗外风声阵阵,虽是春分时节,但寒意依旧强烈。
郭铮看着不知疲倦的储君,起身将一盏烛台放在他桌旁,说道:“春寒料峭,殿下可得注意身体。”
魏洛蓦然擡眸,看看铮,继而又看向窗外,这才发现时辰不早了。
他揉揉额角,也站起身,语带歉意道:“看我,天色都这麽晚了,竟完全没注意到。”
脸朝外叫刘恒进来,责备他:“怎麽不叫我一声,都什麽时辰了?”
郭铮忙打岔,“殿下勿怪,刚才大监进来了,是我见殿下凝神,又让他出去了。”
魏洛看着刘恒,刘恒默默低下脑袋,最後还是徐瑄回道:“刚过酉时。”
这时辰,官员早已下值回家。
魏洛颇有些尴尬,忙让人准备晚膳。
收拾好,几人一同往东宫走去。
郭铮问道:“听闻徐主事近来留宿东宫?”
魏洛回眸看了眼徐瑄,徐瑄道:“是,臣帮殿下整理来往文书。”
郭铮点头,又问魏洛:“这事陛下知道吗?”
魏洛笑道:“我亲点徐主事为东宫伴读,这点权力还是有的。”
郭铮不由蹙眉,“可眼下东宫并无大事,官员留宿并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