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他的指尖温热txt全文阅读 > 第81章 回声(第1页)

第81章 回声(第1页)

冬日的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棂,在沈砚舟刚完成的新书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人生锦言》的初稿已经完成,但他并不急于出版,而是让手稿在书房里“静置”一段时间。

“让文字沉淀沉淀,就像好酒需要陈酿。”他对好奇的星澜这样解释。

这份沉静很快被打破。省文联的同志来访,希望能将《织锦》的部分章节编入省志;电视台的编导联系,想制作关于家族记忆传承的纪录片;甚至还有出版社主动提出要将《织锦》正式出版。

面对这些邀约,沈砚舟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在家庭会议上说:“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要清楚自己做这些事的初衷是什么。”

最终,他婉拒了大部分商业合作的提议,只接受了两个选择:同意省文联收录部分章节,因为“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意电视台在不妨碍家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拍摄纪录片,因为“如果能启更多人重视家庭传承,是件好事”。

然而,最让沈砚舟在意的,是那些悄然生的、细微处的“回声”。

十二月初,星宇在创新联盟的年终总结会上,破天荒地用家族故事作为开场。他讲述了父亲如何从基层做起,始终保持着对普通人的理解和尊重。

“创新的根本,是要明白我们为谁而创新。”星宇的话在年轻创新者中引起深思,“如果忘记了这个根本,再炫目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

这番话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一位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开始定期去社区做志愿者,“为了不忘却技术的温度”;另一位产品经理则把“是否真的对人有益”作为要考量标准。

与此同时,沈玥的艺术治疗中心迎来了新的转机。之前一直难以推进的“老年记忆治疗”项目,因为《织锦》的启而找到了突破口。

沈玥设计了一套“记忆织锦”疗法,引导老年人通过书写、绘画、手工等方式,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令人惊喜的是,这个过程不仅帮助他们对抗记忆衰退,更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铭记,每段故事都值得被倾听。”沈玥在项目成果分享会上说,“这是我父亲教会我的。”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参与项目的老年人开始主动记录家族历史,与子孙分享人生智慧。一种跨越代际的对话,就这样悄然展开。

而在家庭内部,《织锦》带来的改变更加深刻。

陆远航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的军旅故事。不是宏大叙事,而是那些普通士兵的日常、那些艰难选择时刻的思考、那些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以前总觉得这些不值一提,”他对沈玥说,“现在明白,正是这些平凡的坚守,铸就了不平凡的信念。”

映真则在工作之余,开始记录星澜的成长点滴。不同于普通的育儿日记,她更注重记录孩子的思考过程、情感变化,以及那些充满童真却蕴含智慧的话语。

“我要为澜澜织就她自己的锦缎,”映真在日记中写道,“让她长大后,能从中认识真实的自己。”

最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的变化。

星澜在学校起了“家族故事分享会”,鼓励同学们回家倾听祖辈的故事。这个活动很快从她所在的班级扩展到全校,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德育课。

“原来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

“我外婆是第一批女拖拉机手!”

“我太爷爷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孩子们在分享中,不仅了解了家族历史,更在潜移默化中接过了精神的火炬。

思源和思泉虽然年纪尚小,却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家族传承。思源用积木搭建“家族记忆馆”,每个房间都代表一个家族故事;思泉则用画笔创作“家族故事连环画”,把听到的故事变成生动的图像。

腊月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昆明。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客厅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回声之夜”——分享《织锦》出版后,在各自生活中激起的涟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