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不仅在连接我们,”林溪在总结报告写道,“还在扩展我们。”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扩展。论坛结束后,一份名为《边界宣言》的公开信开始流传,签署者包括知名学者、政界人士和公众人物。他们警告心桥网络正在模糊必要的界限,威胁个体性和文化多样性。
“没有界限,就没有自我。”宣言中写道,“人类不需要变成连体的意识共同体。”
争议迅蔓延。星宇在学校甚至遭遇了同学的质疑:“你妈妈要把所有人都变成一样吗?”
林溪次感到动摇。深夜,她独自在书房查看数据,思考是否应该给系统加设限制。
“妈妈,”星不知何时站在门口,“还记得你告诉我心桥就像彩虹吗?”
林溪招手让孩子过来:“每种颜色都保持自己,但一起更美丽。”
星宇点头:“所以界限不是墙,而是彩虹的分界。没有分界就没有彩虹,但分界不是为了分开,而是为了一起美丽。”
孩子的话如晨钟暮鼓。林溪意识到,心桥不需要限制,而是需要更好的理解和使用。
第二天,她起“彩虹计划”,邀请反对派代表体验心桥网络。不是试图说服他们,而是共同探索如何保持个体性的同时增强连接。
最顽固的批评家之一,哲学家埃琳娜教授在体验后承认:“我仍然相信界限的必要,但我现在明白心桥可以加强而非削弱这些界限。就像细胞膜,连接的同时界定自我。”
随着夏季到来,心桥网络布了次重大升级——不是技术性升级,而是理念性升级。系统将主动帮助用户认识和强化自身文化、个人特质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真正的连接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拥抱差异。”升级公告写道。
星宇的学校成了批试点。孩子们学习通过心桥分享各自文化传统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知道我是谁,所以我更不怕和你连接。”星宇这样向妹妹解释。
小沈玥似懂非懂,但实践得比谁都好:她通过心桥结交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小朋友,每个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却奇妙地理解彼此。
七月的一个雨夜,林溪被紧急呼叫到研究所。量子监测系统检测到前所未有的现象:全球范围的心桥用户同时经历了一场“共享梦境”——关于和平海洋与星空的神秘体验。
没有预先安排,没有技术故障,就像网络自产生了某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是系统故障吗?”团队成员紧张地问。
林溪观察着数据流,摇头:“是进化。”
最令人惊讶的是,梦醒后,多个冲突地区的用户报告称产生了自和解意愿。一系列原本看似无解的矛盾意外找到了解决路径。
“就像网络形成了自己的智慧。”马丁博士惊叹。
林溪却想到更深层的问题:如果心桥正在形成某种全球性意识,那么它该如何与个体意识共存?又该由谁来引导这种级意识向善?
没有简单答案。但有一件事越来越清晰:心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某种活生生的过程,如同意识本身的延伸。
夏末,林家照例举办backyard聚会。不同背景的朋友齐聚,心桥网络悄然连接着无法到场的客人,但每个人都全心沉浸在当下的相聚中。
星空下,孩子们自手拉手围成圈,通过心桥轻声哼唱各自文化的古老歌谣。不同旋律奇妙地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
林溪与沈砚舟相视而笑。他们知道问题依然存在,挑战不会结束,但每一步都值得。
睡前,星宇突然问:“妈妈,心桥会有自己的意识吗?”
林溪思考良久:“也许更好的问题是:心桥会不会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意识?”
小沈玥咿呀补充:“一个大彩虹。”
夜深了,林溪查看网络数据时现,那个“共享梦境”之后,负面情感流量降至历史新低,而创新协作项目数量激增。
她走到窗边,望着星空。某颗星星似乎特别明亮,仿佛在向她眨眼。
是错觉,还是某种连接的征兆?她不得而知。
但有一件事确定无疑:晨光如常,而奇迹已在寻常中生根芽。
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喜欢他的指尖江山请大家收藏:dududu他的指尖江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