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赵刚带来了一个连的兵力,还有两门迫击炮。他们在土坡后设立了临时指挥部,赵刚看着李明远手里的地图,眉头紧锁:“这县城的布防很严密,城墙高,炮楼多,硬攻伤亡太大。”他指着维持会会长的宅院,“这里是军火库,也是鬼子的指挥中心,得先端掉这里。”
李明远连忙说:“我知道有条暗道,从维持会的地窖通到城外的排水沟!”他想起狗剩爹说的话,“就是入口被鬼子封死了,得用炸药炸开。”
赵刚眼睛一亮:“好!就这么办!我带一队从正面佯攻,吸引鬼子的注意力;你带你的人,跟着我们的爆破组,从暗道进去,炸掉军火库!”
傍晚时分,总攻开始了。八路军的迫击炮率先开火,炮弹精准地落在城头的炮楼上,炸得鬼子鬼哭狼嚎。赵刚带着队伍往城门冲锋,枪声、喊杀声震耳欲聋,城头上的鬼子果然被吸引了过去,纷纷往城门方向调集兵力。
李明远带着张猛、赵铁匠和剩下的队员,跟着八路军的爆破组,摸到维持会宅院外的排水沟。爆破组的战士熟练地在入口处埋下炸药,“轰隆”一声,封死的暗道被炸开,露出黑黢黢的洞口。
“跟我来!”李明远第一个钻了进去,里面又黑又窄,弥漫着霉味和尿骚味。队员们跟着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和脚步声。
快到地窖时,突然听见上面传来鬼子的说话声。李明远示意大家停下,从缝隙里往上看——十几个鬼子正围着一张桌子喝酒,桌上摆着罐头和清酒,维持会会长正点头哈腰地给松井倒酒,嘴里说着:“太君放心,八路军肯定攻不进来……”
李明远做了个手势,队员们悄悄摸出刺刀和手榴弹。等八路军的佯攻枪声最激烈时,他猛地大喊:“打!”
手榴弹被扔了上去,“轰隆”几声炸响,地窖里的鬼子被炸得死伤惨重。李明远带着人冲上去,刺刀捅进没被炸死的鬼子胸膛,维持会会长想跑,被张猛一棍打倒在地,踩着他的脸骂:“狗汉奸!也有今天!”
松井被炸断了一条腿,躺在地上哀嚎,李明远走过去,举起二柱子的破甲棍,狠狠砸在他的脑袋上。
(五)
军火库的爆炸声成了总攻的信号。城头上的鬼子见指挥中心被炸,顿时乱了阵脚。赵刚趁机下令冲锋,八路军战士像潮水般涌向城门,很快就攻破了城门,与里面的李明远等人汇合。
战斗持续到半夜,当最后一个炮楼被攻下时,县城终于插上了红旗。队员们和八路军战士互相拥抱,欢呼声此起彼伏。李明远站在维持会的屋顶上,看着满城的灯火,突然想起二柱子、小王、大虎……那些牺牲的弟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赵刚走到他身边,递给了他一个八路军臂章:“李明远同志,经过这次战斗,我们看到了你的勇气和智慧,也看到了你的队伍的战斗力。我代表独立团,正式邀请你加入八路军,愿意吗?”
李明远看着臂章上的“八路军”三个字,又看了看身边的张猛、赵铁匠、狗剩,还有那些幸存的队员,他们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期待。他想起那些牺牲的弟兄,想起百姓们盼着好日子的眼神,用力点了点头:“我愿意!”
他把臂章别在胳膊上,感觉沉甸甸的,却又充满了力量。
(六)
第二天清晨,县城的百姓们打开家门,看见穿着灰色军装的八路军和南关的队员们正在打扫战场,把鬼子的尸体抬走,把缴获的粮食分给大家。周镇长带着百姓们,抬着馒头和热水送到战士们手里,眼里含着泪:“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李明远和赵刚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切。赵刚指着城外的田野:“等把鬼子彻底打跑了,咱就把这里的土地分给百姓,让他们安安稳稳种地,再也不受欺负。”
李明远点点头,目光落在狗剩身上。孩子正跟着八路军的战士学认字,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一笔一划地写着“中国”两个字。他想起狗剩画的学堂,想起二柱子的梦想,想起所有为了这片土地牺牲的人,心里充满了坚定。
“赵政委,”李明远说,“下一步,咱去哪?”
赵刚看着远方:“去更需要我们的地方。鬼子还没被打跑,还有很多百姓在受苦,咱得接着打,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
李明远握紧了手里的步枪,臂章上的“八路军”三个字在阳光下闪闪亮。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从今天起,他不再是孤军奋战,他有了组织,有了战友,有了更强大的力量。
队伍出时,百姓们在路边送行,孩子们举着小红旗,喊着“八路军万岁”。李明远回头看了一眼县城,看了看二柱子他们牺牲的地方,然后转过身,跟着大部队,向着新的战场走去。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层金色的铠甲。红旗在风中飘扬,指引着方向,也照亮了希望。李明远知道,只要他们还在,只要这面红旗还在,胜利就一定不会太远。
喜欢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dududu年的日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