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1937年的历史 > 第9章 霜前的准备(第2页)

第9章 霜前的准备(第2页)

英子的脸又红了,她把布包紧紧攥在手里,野菊花的清香钻进鼻孔,心里却乱糟糟的。

直到傍晚,李明远才回来,背着个布包,脸上带着点笑意。英子假装在收拾晒谷场的竹匾,眼睛却忍不住往他身上瞟。

“买着铁环了?”她问,声音有点紧。

“买着了,”李明远把布包往她手里一塞,“给你的。”

英子打开布包,里面是块枣红色的灯芯绒,摸起来厚厚的,滑溜溜的,上面还绣着几朵淡粉色的桃花。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手指轻轻拂过布料,激动得说不出话。

“镇上的老板娘说,这料子厚实,做棉袄正好。”李明远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啥颜色,就挑了个艳点的。”

“喜欢!太喜欢了!”英子把布料贴在脸上,暖暖的,带着股新布的清香。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谢谢李大哥!”

“谢啥,”李明远看着她笑,“快拿去让王婶给你裁,趁着天还暖,早点做出来好穿。”

王婶听见动静跑过来,看见那块灯芯绒,眼睛都直了:“哎哟,这料子真俊!英子穿上肯定好看!”她拉着英子的手,“走,今晚我就给你裁,保证三天就做好!”

英子被王婶拉着往灶房走,手里紧紧攥着布料,回头看了眼李明远,他还站在晒谷场边,对着她笑,夕阳的光落在他身上,像给他镀了层金边。

夜里,英子躺在床铺上,把那块灯芯绒放在枕头边,闻着上面淡淡的香味,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张大爷塞给李明远的铜钱,想起王婶说的话,想起李明远削木犁时认真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四)

接下来的几天,道观里弥漫着一股喜庆的气息。王婶一有空就坐在灶房的小板凳上,给英子裁棉袄,剪刀“咔嚓咔嚓”地响,布屑落了一地。张木匠的木犁也快做好了,每天都能听见他刨木头的“沙沙”声。

老郑则天天往山上跑,说是要给英子打只野狐狸,做个狐皮领子,配那件枣红色的棉袄正好。李明远还是每天削木犁,只是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多。

这天下午,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花,像撒了把盐。英子坐在窗边,看着王婶给棉袄缝扣子,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和李明远在溶洞里守夜,他把外套盖在她身上,自己却冻得直抖。

“王婶,”她忽然开口,“也给李大哥做件棉袄吧,他那件太旧了。”

王婶抬起头,笑了:“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她从布包里掏出块深蓝色的粗布,“这是我留着给自己做棉袄的,给李明远做正好,耐脏。”

英子的心里暖融融的,她拿起针线,帮着王婶缝袖口:“我来缝吧,您歇会儿。”

王婶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叹了口气:“真是个好姑娘。”

傍晚,雪下得大了些,李明远从外面劈柴回来,身上落了层雪,像个雪人。“下雪了,今年的雪来得早。”他拍了拍身上的雪,把劈好的柴搬进灶房。

“快烤烤火。”英子把他拉到火堆边,递给他一杯热水,“王婶说,给你也做件新棉袄。”

李明远愣了一下,看着灶房角落的深蓝色粗布,心里忽然一热。他看着英子冻得红的鼻尖,想说句谢谢,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别太累了。”

“不累。”英子笑了,眼角的梨涡盛着跳动的火光,“等做好了,你穿给我看看。”

“好。”李明远的声音有点哑。

雪越下越大,道观的屋顶很快就白了。灶房里,火堆噼啪作响,王婶哼着小调纳鞋底,英子缝着棉袄的袖口,李明远坐在旁边,削着木犁的最后一个部件。

外面的风雪再大,也吹不散这屋里的暖。麦香混着新布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像一温柔的歌,唱着霜前的准备,也唱着藏在心底的期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

三天后,两件新棉袄都做好了。英子的枣红色棉袄绣着桃花,穿在身上正好,王婶还特意给她做了个同色的棉帽,戴上像朵盛开的花。李明远的深蓝色棉袄虽然简单,却很合身,衬得他眉眼更亮了。

“好看!真好看!”老郑围着他们转了两圈,手里还拎着只野狐狸,“你看,我这狐皮领子也做好了,英子戴上,绝配!”

张大爷坐在门口的石墩上,看着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真好,真好啊。”

英子把狐皮领子缝在棉袄上,红配白,果然好看。她看着李明远,他穿着新棉袄,正帮张木匠把木犁搬到屋檐下,动作利落,背影挺拔。

“李大哥,过来!”她喊。

李明远走过来,刚要说话,英子忽然踮起脚,把自己的棉帽摘下来,戴在他头上。枣红色的帽子戴在他头上,有点滑稽,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暖。

“戴上好看。”英子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像化不开的糖。

李明远摸了摸头上的棉帽,上面还带着她的体温。他看着她冻得红的耳朵,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围在她脖子上:“别冻着。”

老郑和王婶在旁边笑得直拍手,张大爷捋着胡子,眼里闪着泪光。

雪还在下,落在新棉袄上,很快就化了,留下点点湿痕。道观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的炊烟,混着麦香和新布的味道,在雪地里散开。

英子和李明远站在雪地里,看着彼此身上的新棉袄,忽然都笑了。这笑声穿过风雪,落在每个人的心里,像颗甜甜的糖,暖得让人舍不得化开。

他们知道,冬天来了,但只要有这新棉袄,有这屋里的暖,有身边的彼此,再冷的冬天,也能熬过去。而等春天来了,他们就用新做好的木犁,去翻那片土地,播下新的种子,等着又一季的丰收。

喜欢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dududu年的日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