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肆意人生第一部 > 第439章 约见(第2页)

第439章 约见(第2页)

英国公就是在就是在率兵支援定川寨中途,遇到了被打散逃回来的溃兵,这才知道定川寨失守被李元昊攻破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英国公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原地扎营休整,同时派人收拢从定川寨逃回来的溃兵。

当然了,这绝对不是英国公胆小,不敢前去接着跟李元昊打,因为英国公心里清楚,

当时的李元昊已经占据了定川寨的有利地势,西夏军更是连番大胜,士气正盛,锐不可当。

自己率领的两万禁军,长途奔袭,早已是人困马乏,此时贸然前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大军到了那里,也只是给李元昊送菜罢了。

随后,英国公又派人前往汴京,通知朝廷定川寨已经失守的消息,

朝廷得知后,便派人通知了英国公,让他原地待命,等着朝廷派去的和议使团,让英国公护送和议使团安全到达边境与李元昊和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待英国公护送和议使团到达边境之后,大宋的和议使团又与李元昊扯皮了两年的时间,这才定下来最后和议的核心内容,

政治方面,西夏李元昊答应取消帝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

但李元昊在西夏国内仍沿用皇帝制度,形成“外王内帝”的局面。

经济方面,宋朝每年给予西夏“岁赐”,包括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

再加上节日回赐等,合计每年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

边境贸易方面,大宋答应重开边境的榷场,如保安军、高平寨,

恢复与西夏的互市贸易,双方划定边界,约定对逃亡人口互相归还。

不过,庆历和议的影响是复杂且深远的,对当时的宋夏双方而言可谓各取所需,但同时也为双方都埋下了长期隐患,

对北宋而言,和议用经济代价换取了西部边境近二十年的相对和平,使国家能从长期的战争消耗中喘息。

然而,“岁赐”成为国家财政的持续负担,且这种以金钱换和平的模式,

与之前对辽的“澶渊之盟”一起,深刻影响了北宋的对外政策,也加重了财政压力。

而对西夏而言,李元昊通过和议获得了巨大的实际经济利益和合法的统治地位,是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胜利。

然而,西夏对宋朝的经济依赖也由此加深,双方关系的波动也常常直接影响西夏国内的稳定。

可以说,庆历和议在当时对和议的双方都有好处,但同时又分别给宋夏双方日后的展埋下了隐患。

而英国公就这样为了保护和议使团,一直在宋夏边境待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他也见识到了西夏骑兵的强大,

也是如此,他才会焦虑于该用什么策略对付这二十万西夏兵,出征前更是三天两头找千阙开会商量对策,简直烦死了!

而率军来到边境的英国公,答应了千阙的提议,派他率领三万骑兵,奇袭西夏腹地之后,

在他的一番试探下,这才得知了陈兵边境的这二十万西夏兵,并没有当初让他胆寒的党项铁骑,而是基本上都是些汉人士兵,

这就让英国公放心了下来,随后,他又在连番的试探下,也感觉出来对面的主帅,并没有大战的欲望,

因此,双方人马心照不宣地对峙了起来,打胜仗英国公不敢打包票,但若只是对峙的话,他就不担心了,

多亏了宁远侯给大宋打下了交趾这个大粮仓,如今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草,

虽然,如今孤军深入西夏腹地的宁远侯仍旧还没有传过来消息,但英国公已然不再担心西夏的问题了,

反正对峙到最后,要么就是西夏方面坚持不住,草草退兵,要么就是我方先坚持不住,朝廷派来使团进行和议这两个结果,

对于英国公来说,当然是前者更好了,不过后者的结果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只要不让他吃败仗就好,

而且,对于他来说,还有一个结果,就是宁远侯能在西夏腹地有所作为,

到时候,他再和宁远侯进行配合,来一个前后夹击,把这二十万西夏兵给包圆了,那他英国公真的就能青史留名了啊。

英国公一边在脑海里展开美好的畅想,一边继续喝着手中的茶水,啊,惬意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