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当前新书 > 中国民间故事龙女绣花(第1页)

中国民间故事龙女绣花(第1页)

钱塘江畔有个叫月浦的小村,村东头住着个叫阿绣的姑娘。她生得眉目如画,一手绣花功夫更是十里八乡闻名——绣的牡丹能引来蝴蝶,绣的鲤鱼像要游出布面,连七旬老太都夸:“这闺女的针脚里,藏着老天爷的灵气。”

阿绣十六岁这年,钱塘江出了件怪事。往年端午涨潮不过丈许,那年却连涨三月,江水漫过堤岸,眼看要淹到村口。村长领着后生们日夜筑堤,可浪头像长了眼睛,刚堆起的土坡转眼就被冲垮。这天夜里,阿绣守在窗前绣防汛的锦旗,忽然听见院外传来“扑通”一声。

她提着马灯出去,见墙根下蜷着个穿青布衫的少年,浑身湿透,脸色白,怀里紧紧抱着个描金漆盒。“你是谁?”阿绣轻声问。少年挣扎着想坐起,却“哇”地吐出口血水,断断续续道:“我叫阿龙……求姑娘……收留一夜……”话没说完就晕了过去。

阿绣把他扶进柴房,烧了姜汤喂他。少年醒来后说,他是远方来的货郎,遇着翻船才侥幸逃生。阿绣见他老实,便留他养伤。这少年倒也勤快,每日帮着挑水劈柴,只是总对着江水呆,怀里的漆盒从不离身。

半月后的夜里,阿绣正在灯下绣一幅“百鸟朝凤”,忽听柴房传来异响。她过去一看,只见阿龙躺在地上,浑身冒着白气,双腿竟变成了银色的鱼鳞!阿绣吓得捂住嘴,却见阿龙睁开眼,眼里映着水光:“实不相瞒,我是钱塘江里的龙子。前些日子龙宫内乱,叔父夺了王位,我带着传国玉玺逃出来,才被打成重伤。”

阿绣这才明白,难怪他总对着江水出神,怀里的漆盒定是装着玉玺。她想起村里被水患折磨的乡亲,咬唇道:“你若能退去洪水,我便帮你保守秘密。”阿龙苦笑:“玉玺被叔父下了符咒,没有至纯至净的东西解开,我便无法调动水族。”

阿绣忽然想起母亲留下的一方绣绷,是用百年梧桐根雕成的,据说绣出的东西能有灵性。她回房取来绣绷,又从箱底翻出一匹云锦,那是她攒了三年工钱买的,本想绣嫁妆用。“我用这云锦绣一幅‘四海升平图’,或许能解开符咒。”

她连夜开工,手指被针尖扎得冒血珠,滴在云锦上,竟晕开一朵朵小红花。阿龙坐在旁边看,见她绣的江浪层层叠叠,浪尖上的水鸟栩栩如生,忍不住道:“这浪头该再高些,才显龙威。”阿绣红着脸改了,绣到第七日,忽然听见云锦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这时村口传来呼救,原来今夜潮汛格外大,堤岸已塌了半段。阿龙急得直跺脚,阿绣却镇定地拿起绣绷:“你看!”只见她最后一针落下,云锦里的江浪忽然活了,顺着窗缝涌出去,化作一道水墙挡住了潮水。更奇的是,阿龙怀里的漆盒“啪”地开了,里面的玉玺射出金光,照得江面如同白昼。

“符咒解了!”阿龙喜极,化作一条银龙冲天而起。江里顿时翻起巨浪,却不是冲向村庄,而是朝着下游涌去。银龙在江面上盘旋三圈,朝阿绣点点头,便潜入水中去了。

第二日,江水退了,露出干裂的土地。乡亲们欢天喜地,只有阿绣望着空荡荡的柴房呆。她把那幅“四海升平图”挂在墙上,夜里总梦见银龙在月下朝她摆尾。

过了三月,村里来了个富商,说是要重金买阿绣的绣品。阿绣本不想卖,可富商拿出的银子够全村买粮,她便把那幅“百鸟朝凤”卖了。谁知富商刚走,就见江面上翻起巨浪,一条银龙破水而出,正是阿龙。“那幅绣里有你的灵气,被奸人买去要献给叔父!”

阿龙载着阿绣追上去,富商见了银龙,吓得把绣品丢进江里。阿绣伸手去捞,却被卷进浪中。阿龙急忙用龙鳞护住她,自己却被叔父派来的虾兵蟹将围攻。眼看阿龙要被擒住,阿绣忽然想起怀里的绣花针,她抓起针朝着虾兵刺去,针尖沾着的血珠竟化作火球,把虾兵烧得乱窜。

原来阿绣的血混着梧桐绣绷的灵气,早已非同寻常。她借着龙背上的月光,在阿龙鳞甲上绣起符咒,每绣一针,就有一道金光护住他。等到绣完最后一针,阿龙忽然腾空而起,龙吟震得江水倒流,叔父带来的水族纷纷跪地求饶。

夺回王位后,阿龙想接阿绣回龙宫。阿绣却望着月浦村的方向:“我是凡人,离不开土地。”阿龙从怀里取出那颗玉玺,化作一枚龙形玉佩:“戴着它,江水永远不会伤你。每年端午,我来见你。”

从此,钱塘江再没闹过洪灾。每年端午,阿绣都会坐在江边,绣一幅新的绣品。人们说,看见江面上有银龙盘旋时,阿绣的绣品里就会飞出真的鸟儿,朝着月亮飞去。

后来阿绣老了,把那方梧桐绣绷传给了孙女。孙女在绣绷下现一张字条,是阿龙的笔迹:“云锦可破,海水可枯,唯有你指尖的温度,能让龙宫的夜,也长出春天。”

如今月浦村的姑娘们还在学绣花,她们说,绣针沾过钱塘江的水,绣出的鱼儿就会眨眼,绣出的云朵能飘向远方——那是龙子在托江水,捎来对人间的惦念。

喜欢用户oo的新书请大家收藏:dududu用户oo的新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