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云纹陶罐里的星象
舜帝南巡那年,九嶷山的杜鹃开得比往年早。女英站在苍梧之野的祭坛上,指尖拂过陶罐外壁的云纹——那是羲和族传了三代的法器,罐底刻着二十八宿的星图,每当新月初生,罐内会浮起细碎的光点,像把天河的水滤进了陶土。
“娘娘,风里有樟木的香气。”侍女青禾捧着竹篮过来,里面盛着刚采的紫芝,“巫祝说,这是山灵在迎候圣驾。”
女英没有回头。她望着远处连绵的峰峦,九座山峰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峰顶都覆着淡金色的霞光,像巨人撑起的九把玉伞。三个月前,舜帝带着伯益和七名礼官从蒲阪出,说是要平定三苗的叛乱,却在途经云梦泽时给她捎来一封木牍,上面只写了“苍梧有宝,当镇乾坤”八个字。
当夜,陶罐里的星图突然异动。原本排列成斗状的北斗七星,有四颗光点坠入罐底的暗纹,露出一行从未见过的篆字:“日月相衔,珠生苍梧”。女英惊坐而起,青禾举着松明火把进来,看见陶罐内壁正缓缓浮现出一幅异象——一轮赤日与一轮玄月在九嶷山的上空交叠,山巅处有颗明珠正出七彩光晕。
“这是羲和族的预言。”女英的指尖轻轻触碰到陶罐,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气流顺着指尖往上涌,“当年羲和娘娘驾着六龙车东升西落,就是为了守护天地间的平衡。如今星象示警,恐怕有大事要生。”
第二日清晨,女英带着青禾和十名护卫启程前往苍梧。行至潇水河畔时,遇见了一位撑着竹筏的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上沾着露水,竹筏上放着一个刚捕到的巨龟,龟甲上刻着与陶罐内壁相同的星图。
“女英娘娘,此去九嶷山,需得小心山中的‘蚀月兽’。”老渔翁将竹筏划到岸边,声音沙哑,“那怪兽以月光为食,每逢月圆之夜便会出来作乱,已经有不少进山采药的人被它伤了。”
女英谢过老渔翁,让护卫们备好弓箭,继续往九嶷山行进。走了约莫三日,终于抵达九嶷山脚下的一个村落。村落里一片死寂,家家户户的门都敞开着,院子里的鸡犬却不见踪影,只有村口的老樟树上挂着一个残破的稻草人,稻草人的身上插着几支生锈的箭。
“娘娘,这里好像生过战乱。”青禾握着腰间的短剑,声音有些颤。
女英蹲下身,捡起地上的一片衣角,衣角上绣着三苗部落的图腾——一只展翅的玄鸟。她眉头紧锁,刚要起身,却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兽吼。护卫们立刻举起弓箭,朝着兽吼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头身形巨大的怪兽正从山林里冲出来,那怪兽的皮毛呈青黑色,眼睛像两团燃烧的鬼火,嘴巴里喷吐着黑色的雾气。
“是蚀月兽!”青禾惊呼道。
蚀月兽朝着村落扑来,女英迅从怀中取出云纹陶罐,将陶罐举过头顶。陶罐内的星图突然亮起,一道金色的光芒从罐口射出,击中了蚀月兽的额头。蚀月兽出一声惨叫,停下了脚步,黑色的雾气从它的嘴巴里消散开来。
“大家快退到陶罐的光芒范围内!”女英喊道。
护卫们立刻护着女英和青禾退到光芒里,蚀月兽试图再次扑上来,却被金色的光芒挡住,无法靠近。女英看着蚀月兽,现它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青铜项圈,项圈上刻着一些诡异的符文。
“这青铜项圈有问题。”女英对身边的护卫队长说,“你带两个人绕到它的身后,想办法把项圈摘下来。”
护卫队长领命,带着两名护卫悄悄绕到蚀月兽的身后。蚀月兽正专注地盯着女英手中的陶罐,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动静。护卫队长趁机一跃而起,手中的短剑朝着青铜项圈砍去,只听“当”的一声,短剑被项圈弹开,反而震得护卫队长手臂麻。
蚀月兽转过身,朝着护卫队长扑去。女英见状,立刻催动陶罐内的力量,金色的光芒变得更加耀眼,将蚀月兽困住。护卫队长趁机再次起攻击,这一次,他瞄准了项圈上的一个缺口,用短剑猛地一挑,终于将青铜项圈挑了下来。
青铜项圈落地的瞬间,蚀月兽出一声哀嚎,身形渐渐变小,最终变成了一只温顺的小鹿。小鹿朝着女英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跑进了山林。
“原来它是被青铜项圈控制了。”女英松了一口气,收起了云纹陶罐。
村落里的村民听到动静,纷纷从藏身的地窖里走出来。一位白苍苍的老者握着女英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多谢娘娘救了我们!三苗的人把蚀月兽引来,还给它戴上了青铜项圈,让它残害我们的村落,抢走我们的粮食。”
女英安慰了老者几句,然后询问起舜帝的下落。老者说,三苗的人在山中修建了一座祭坛,似乎在进行某种祭祀,舜帝带着人去阻止,已经进去三天了还没有出来。
女英心中一紧,立刻带着众人朝着老者所说的祭坛方向走去。
第二章祭坛下的玄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往祭坛的路被茂密的树林覆盖,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祭祀用的青铜器,青铜器上刻着的符文与蚀月兽脖子上的项圈一模一样。青禾捡起一个破碎的青铜爵,现爵底刻着“玄月当空,赤日坠渊”八个字。
“这是三苗的阴谋。”女英脸色凝重,“他们想用祭祀来颠倒日月,破坏天地平衡。”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祭坛。祭坛建在一座山峰的半山腰,由巨大的青石板搭建而成,祭坛中央竖着一根高达十丈的青铜柱,青铜柱上缠绕着两条雕刻的龙,龙的眼睛是用红宝石镶嵌而成,在阳光下闪闪光。
祭坛周围站着许多三苗的士兵,他们手持长矛,神色警惕。女英示意众人躲在树林里,观察着祭坛的动静。只见祭坛上,一位穿着黑色长袍的巫师正拿着一把青铜剑,朝着青铜柱上的一个凹槽刺去。凹槽里立刻流出红色的液体,像鲜血一样,顺着青铜柱流到地面上,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诡异的阵法。
“娘娘,舜帝好像被绑在青铜柱上!”青禾指着青铜柱顶端,激动地说。
女英顺着青禾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舜帝被铁链绑在青铜柱上,他的头凌乱,脸上布满了灰尘,但眼神依然坚定。
“我们必须想办法救陛下。”女英对护卫队长说,“你带一部分人从正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和青禾绕到祭坛后面,趁机解开陛下的铁链。”
护卫队长领命,带着五名护卫冲出树林,朝着三苗的士兵起攻击。三苗的士兵立刻举起长矛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女英和青禾趁机绕到祭坛后面,现祭坛的底部有一个暗门,暗门上刻着与云纹陶罐相同的云纹。
女英取出云纹陶罐,将陶罐对准暗门。陶罐内的星图亮起,暗门缓缓打开,露出一条通往祭坛内部的通道。通道里漆黑一片,青禾点燃了一支火把,两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通道的墙壁上刻着许多壁画,壁画上描绘的是三苗部落的起源和展,其中一幅壁画引起了女英的注意——壁画上,一位三苗的巫师正拿着一颗明珠,将明珠镶嵌在青铜柱上,天空中的日月立刻颠倒,大地陷入黑暗。
“原来他们要找的是苍梧珠。”女英恍然大悟,“苍梧珠是天地间的至宝,拥有平衡日月的力量。三苗的人想夺取苍梧珠,颠倒日月,统治天下。”
通道的尽头是一间石室,石室中央放着一个石盒,石盒上刻着“苍梧珠在此”五个字。女英走上前,打开石盒,里面果然放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明珠散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石室。
就在女英拿起苍梧珠的瞬间,石室突然开始晃动,墙壁上的石块纷纷掉落。青禾惊呼道:“娘娘,快走!这里要塌了!”
女英握着苍梧珠,跟着青禾朝着通道外跑去。刚跑出通道,就看到祭坛上的巫师已经现了她们,他举起青铜剑,朝着女英喊道:“放下苍梧珠!否则我就杀了舜帝!”
女英抬头望去,只见巫师的青铜剑已经架在了舜帝的脖子上,舜帝的脖子上已经渗出了鲜血。
“你别伤害陛下!我把苍梧珠给你!”女英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握着苍梧珠的手微微颤抖。
“把苍梧珠扔过来!”巫师恶狠狠地说。
女英犹豫了一下,然后将苍梧珠朝着巫师扔去。巫师伸手去接苍梧珠,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苍梧珠的瞬间,舜帝突然用力挣脱了铁链,一把夺过巫师手中的青铜剑,朝着巫师刺去。巫师猝不及防,被青铜剑刺中了心脏,倒在地上死去了。
三苗的士兵见巫师死了,顿时乱作一团,护卫们趁机起攻击,很快就将三苗的士兵击溃。
舜帝走到女英身边,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英儿,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