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朝槿是什么 > 第42章 知否5(第2页)

第42章 知否5(第2页)

顾廷烨:果然是应景。如今京城中最热门的话题便是兖王和邕王立储之争啊

盛长柏:先生,此题目怕是不妥吧?

庄学究:不妨不妨,如今京城里便是个茶馆,也常议论这个关起门来偷偷说一说,不妨事倒是诸位,不要相互泄露出去就是

顾廷烨:既然先生说无妨,那咱们就论一论当今的陛下并无子嗣,大臣们纷纷逼着陛下过继宗亲立为太子,邕王年长却资质平庸,毫无政绩,但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妻妾成群日夜耕耘,累的眼冒金星了,留下一大院子儿女

盛长枫:二哥说话注意些些,这里还有女眷呢

顾廷烨:邕王年长子嗣又多,立他便是了还有什么可争?

盛长枫:兖王只比邕王小半岁,虽兖王只有一子,但父子二人俱是精明强干,甚得人望。由此贤王为储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

顾廷烨:小半岁,那也是小啊,总不能越过长幼齿序,名不正则言不顺,若天底下的人都看才华的话,这事也罢了,偏偏大家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这事儿就是这么闹出来的

盛长枫:二哥哥你说的轻巧,这是皇位,又不是小门小户抢田地铺子,若不论清了名分岂不乱了套?

庄学究:长柏你说呢?

盛长柏:先生,学生认为应立嫡长,秦始皇废长子扶苏立胡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纵观古今多少朝代更替,都是因为废长立幼而起的祸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盛长枫:也不尽然,汉武帝就不是嫡长子,但他继位之后,却能富国强兵扫平匈奴,建立了不少功勋,可见不立长子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顾廷烨:可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之前,也是先扶正他的生母王美人为皇后礼法上是顺理成章,由此看来刘彻登上皇位也是立嫡

盛墨兰:二叔,别忘了西晋惠帝满朝皆知他愚笨,可为这嫡长依旧立了他,这才有了后来的贾南风专政和八王之乱,若当初立了别的小皇子,也不至于落得退守江南呀!

盛如兰:如晋惠帝一般的傻子能有几个呀?难不成在四姐姐眼里那所有的嫡出全都是傻子了?

盛墨兰:嫡长子不是傻子,也不代表次子就不聪慧能干。唐太宗不是嫡长照样开创贞观盛世

顾廷烨:次子荒唐误国的也不少,隋炀帝就是一个例子,毁掉了大好的江山众所皆知

庄学究:听了半天,为何小公爷和六姑娘不一语啊?

齐衡:学生心里还没拿定主意

顾廷烨:元若是家中独子,他对这个立嫡立贤的事可能还不大清楚

齐衡:确实如此,我想先听听其他人的高见吧

庄学究:六姑娘立长立贤,你意下如何呀?

盛明兰:学生一介女子也没想过这种事情

盛长枫:那就不论国事,就说假如一个小门小户有一个碌碌无为的长子,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庶子,应该谁当家?

盛明兰:这是家中主君要考虑的事情,我不便妄议

盛如兰:三哥哥,你怎么知道长子一定平庸?说不定那庶子就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呢

盛墨兰:次子外强中干也不妨碍长子碌碌无为

盛长枫:问六妹妹话,你们俩吵什么呀?六妹妹你说

盛明兰: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盛如兰:你必得说些什么?

盛墨兰:说呀

齐衡:大家不要为难六妹妹了,她年纪小又不必科考这个题目跟她关系不大,何必强人所难呢?

顾廷烨:我看不如听听六姑娘的见解,她虽然人小又不爱说话,说不定她内秀心里边早就有主意了,看着我们在这儿争的面红耳赤,心里头怎么笑话咱们呢?

盛明兰:顾二叔想说,你说就是,何必非要扯上我

齐衡:二叔,怎么连你也逼她呀?

顾廷烨:你越维护这个小的,那两个大的越是要抬杠,你就让她自己应付一下,我觉得她可以应付的来

齐衡:不行,你不知道啊,她在这里在这个家里她不行的

庄学究:大家都说了,六姑娘你也说说吧

盛明兰:其实我想问问小公爷和顾二叔

齐衡:我在这里,你问就是了

盛明兰:二位都是家中嫡子,若论起嫡庶之事或许能比我们兄妹更能畅所欲言。然则今日我想问的是,若是二位都有一位十分有出息的庶出兄弟你们会如何自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