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学术会议的前一天,姜小早在刘教授办公室整理最後一批资料。窗外的木棉絮飘得愈发肆意,像是要把整个春天都染白。
他在一沓票据底部发现了几张不寻常的凭证——某奢侈品店的购物小票,日期与学术会议毫无关联,金额却大得惊人。更让他心惊的是,其中一张发票的擡头赫然写着那家食品公司的名字。
"教授,"他拿着票据的手微微发抖,"这些是。。。。。。"
刘教授瞥了一眼,神色自若地抽走票据:"哦,这是李总那边的人情往来,你不用管。"说着将票据锁进抽屉,"做好你分内的事就行。"
那句"人情往来"像根刺,扎进他心里。他想起父亲为了省下十块钱打车费,在雨後步行四十分钟回家的样子;想起母亲偷偷啃冷馒头时佝偻的背脊。
"明天的会议材料都准备好了?"刘教授问。
"好了。"他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
从办公楼出来,他径直去了医院。父亲的恢复情况很稳定,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一种进口抗排斥药需要长期服用,每月费用相当于他两个月的生活费。
"医生说这个药效果最好。"母亲小声说,"就是贵了点。"
他看着缴费单上的数字,感觉呼吸困难。
晚上去工厂时,他整个人都是恍惚的。流水线的噪音变得格外刺耳,塑料外壳在灯光下反射出令人眩晕的光斑。
"你又熬夜了?"汪无限的声音从身後传来。
他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把良品和不良品放反了。
"对不起。。。。。。"
汪无限没说话,只是帮他把放错的産品重新分类。那双沾满油污的手动作很快,带着不容置疑的精准。
凌晨休息时,王姐递给他一个保温盒:"你妈妈托我带给你的,说你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他最爱吃的红烧排骨。母亲总是这样,自己省吃俭用,却从不亏待他的夥食。明明偷偷打听到了自己在这里干活儿,每次医院见面的时候却都在父亲面前保持默契的沉默。
"你妈妈真疼你。"王姐感叹道,"每次见到我都要问你在厂里过得好不好。"
他低头吃着排骨,眼睛突然就湿了。
下工时,汪无限照例送他去公交站。清晨的雾气很浓,路灯在雾中晕开朦胧的光晕。
"你最近状态很差。"汪无限突然说。
"没事,就是有点累。"
"累就休息。"汪无限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别硬撑。"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底的闸门。他突然很想把一切都告诉这个男人——那些虚假的发票,那些被篡改的数据,那些压得他喘不过气的秘密。
但他最终什麽也没说。
学术会议在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姜小早穿着那套唯一的西装,站在会场最後排。主席台上,刘教授正在做主题报告,侃侃而谈"新媒体时代的伦理边界"。
他听着那些冠冕堂皇的论述,胃里一阵翻腾。台上那个道貌岸然的学者,和办公室里那个熟练处理违规票据的教授,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茶歇时,他无意中听见两个与会者的对话:
"刘教授这次的报告很有深度啊。"
"是啊,不过听说他那个课题的经费有点问题。。。。。。"
"这种事多了去了,哪个项目没点猫腻?"
他端着咖啡的手微微发抖。原来大家都知道,只是心照不宣。
会议结束後,刘教授把他叫到一边:"晚上有个饭局,李总也来,你一起。"
他想要拒绝,但想到父亲的药费,又把话咽了回去。
饭局设在一家私人会所,奢华得超乎想象。李总热情地揽着他的肩:"小姜啊,以後就是自己人了。来,敬刘教授一杯。"
他端着酒杯,看着杯中晃动的液体,突然想起汪无限说过的话:"别把自己逼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