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倾覆什么读音 > 第四卷 并肩王座 我们的纪元 第61100章(第1页)

第四卷 并肩王座 我们的纪元 第61100章(第1页)

第四卷:并肩王座·我们的纪元(第61-100章)

第96章:纪录片

初冬的第一场雪轻轻覆盖了北京城。在"顷霁工作室"的放映室里,一部刚刚完成初剪的纪录片正在播放。

片头是两张青涩的面孔——十岁的江逾顷和代承霁并肩站在小学门口,一个腼腆地低着头,一个骄傲地昂着下巴。画外音是代承霁的旁白:

"有人说,我们的故事像一部电影。但对我们来说,这只是生活。"

这部名为《回响:我们的十年》的纪录片,从他们重逢的那一刻开始跟拍,记录下了这两年来所有的点点滴滴。

镜头切换到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代承霁站在公司大堂,看着江逾顷的海报被换下。他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有愧疚,有决绝,还有深藏的痛苦。

"当时我在想,"代承霁的旁白响起,"如果这是唯一能让你看见我的方式,那我愿意成为你眼中的恶人。"

画面跳转到第一次合作舞台的後台。江逾顷独自坐在化妆间里,反复练习着代承霁的歌。当他无意中哼出对方新歌的旋律时,突然愣住,然後自嘲地笑了。

"那时候我才发现,"江逾顷的旁白接上,"原来我一直在关注着他,即使嘴上说着讨厌。"

纪录片最动人的部分来自那些未经设计的瞬间——

凌晨三点的工作室,他们为了一段和声反复修改,最後累得靠在沙发上睡着,手指还无意识地交握着。

雨中的片场,代承霁一遍遍在雨中行走,江逾顷站在监视器後,不自觉地模仿着他的表情。

巡演途中,他们在後台分享同一个耳机听新歌demo,听到精彩处相视而笑。

这些被镜头忠实记录下来的时刻,比任何表演都更真实,比任何台词都更动人。

影片过半,画面突然切换到一段珍贵的家庭录像。十四岁的江逾顷在校园艺术节上弹唱,镜头偶尔扫过台下,捕捉到了代承霁专注的侧脸。

"这段录像是我父亲拍的。"江逾顷的旁白有些哽咽,"後来我才知道,那天代承霁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

更让人意外的是,影片中出现了他们都不知道的镜头——

某次深夜,代承霁独自回到中学天台,在墙上寻找当年刻下的名字。当他终于找到那个已经模糊的"J&D"时,轻轻用手掌覆了上去。

还有一次,江逾顷在巡演途中收到粉丝送的玩偶,转身就塞进了代承霁的行李箱。而这一切,都被随行导演无意中拍下。

"看这部片子,"江逾顷在放映间隙轻声说,"像是在看另一个自己。"

代承霁握住他的手:"因为我们总是在对方不知道的时候,做着相似的事。"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巡演最终场的前夜。镜头捕捉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紧张——

江逾顷在洗手间反复练习微笑,代承霁在走廊来回踱步。当他们终于在走廊相遇,却只是相视一笑,所有的焦虑都在那个笑容中消散。

"明天。。。"江逾顷欲言又止。

"就像平时一样。"代承霁接话。

然後他们拥抱,像两个即将上战场的新兵,互相给予勇气。

最让人动容的是影片的结尾。没有盛大的场面,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两个人在晨光中的工作室里,为对方戴上戒指的简单画面。

镜头拉远,透过布满水汽的窗户,只能看到两个相拥的剪影。

画外音是江逾顷轻轻的叹息:

"原来最美好的故事,不需要剧本。"

影片结束,放映室里一片寂静。李导关掉投影仪,转身看着他们:

"这是我拍过最特别的纪录片。因为它记录的不仅是爱情,更是两个灵魂的相互成就。"

窗外,雪还在下。雪花无声地覆盖着这个世界,就像时光温柔地覆盖了所有的伤痛与遗憾。

"要公开发行吗?"李导问。

代承霁看向江逾顷,後者轻轻点头。

"但不是在影院,"江逾顷说,"作为礼物,送给所有相信爱的人。"

于是,在冬至那天,《回响:我们的十年》在各大平台免费上线。没有宣传,没有预热,却在上线当天创造了播放纪录。

最让人意外的是纪录片的反响。不仅粉丝为之动容,连很多从不关注娱乐圈的人也被这个故事打动。

一位影评人写道:"这不是关于明星的纪录片,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那份执着与等待。"

更让人感动的是观衆的自发行动。很多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故事——错过的爱情,重逢的喜悦,漫长的等待。。。

这部纪录片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而对应这一切的江逾顷和代承霁,此刻正坐在新家的花园里。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向日葵花田上,虽然花朵已经凋谢,但来年春天,这里又会是一片金黄。

"你说,"江逾顷靠在代承霁肩上,"我们的故事会给人勇气吗?"

代承霁轻轻拨弄他的头发:"至少给了我们勇气。"

是啊,从逃避到面对,从误解到理解,从分离到相守。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不是名利,而是学会了勇敢去爱。

雪後初晴,阳光正好。

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