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父子一起高考 > 第104章 问 10 游学(第1页)

第104章 问 10 游学(第1页)

第104章问10。游学

褚行和杜襄二人随着老者走进屋内,屋内有十馀张案牍,以前後左右间隔一米左右摆放着,案牍正前方摆着两张椅凳,椅凳中间放了个方桌,在方桌後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字画,上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方桌上有一盏金线镂空的莲状香炉,此时正袅袅的萦绕着青烟。

“坐。”老者坐在字画下的椅子上,一手搭在方桌,另一手自然的放在膝盖上,含笑的看着褚行杜襄二人。

褚行闻言拉着杜襄坐在了老者对面。

“你二人既过了府试,都读过些什麽书?”待两人坐稳後,老者笑着问道。

“我可没有过府试。”杜襄摇了摇头,表情搞怪的说道:“我以前还觉得自己是块读书的材料,可後来见到了庭庭他们叔侄俩,您知道麽,庭庭他还有一个也十分怪胎的小叔,见了他们啊,我就觉得是自己想多了,我啊,现在就在家数数钱算了,可不愿意读书了。”

老者闻言皱眉:“怎能生出如此之心?科举读书虽讲天资,但勤能补拙,若一切只因天资论,我辈读书人岂不是要弃学大半!当知我辈读书人,不仅是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更是为了一家,一族,甚至是芸芸衆生。”

老者说的语重心长,映着他身後的那四行大字,更是有种振聋发聩之感,杜襄立刻收起了玩笑之心,他立刻正襟危坐了起来,口中连道:“学生知错,刚刚是学生孟浪了,以後自会正视己身,不敢如此玩笑。”

老人点了点头:“先贤圣人言,有教无类,便是再蠢笨的学生也有读书明智的机会,更何况你也自言有些天赋,虽比上不足,但若勤学苦练,怎知不会走出一条光明之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应知命途应在自己手中,时常自省,时常自问,方是正理。”

杜襄一时间更是呐呐不敢言,心中忐忑,只低头道:“多谢老师教诲。”

老者摇头笑了笑:“并非是对你的教诲,只是我年长你一些,便有了些帮助後辈的责任,你莫嫌我啰嗦才是。”

“怎麽会,先生志高品洁,当是我等楷模,往後学生定不忘今日所言,时时勤勉,多多自省。”杜襄面露惭愧,此时更是折服,竟起身对老者拜了一拜才重新坐下。

老者见此笑了笑,才转脸看向了褚行。

褚行心有所感,对老人刚刚之言也是感悟丛生,他对老者拱了拱手,言道:“先生所问我读过什麽书,且回先生,我自幼学习,二岁便已读通千字文百家姓,三岁识千字,四岁学习四书五经,五岁作文章,到了六岁已经读了十数位名家大儒的着作,如杜襄刚才所说,我确实有些天资,所看文章读上三遍便能记下七七八八,所作试题,只需一言便能引出七八名家言论,故侥幸过了府试,也算仗了天资之故。”

老者听後点点头,面上表情不变,“你也不必自谦,光是你所言着作,便是看上一遍也需大量时间,你能过府试,与自身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和刚刚对杜襄的淳淳教诲不同,对于褚行,老者仿佛要求更低了些,只讲了两句话就又问道:“除科举相关文章外,可看过其他文章?”

褚行摇摇头:“并未看过多少。”

老者笑了笑,声音温和,却是没有继续问下去:“这里本是为我书院招揽教书先生之所,你们两个本是没有机会进来的,你可知我为何改变了主意?”

褚行再次摇了摇头,倒是一旁的杜襄轻声嘟囔道:“难道不是因为听到庭庭过了府试吗?”

老者呵呵笑道:“是。”他顿了顿,又道:“也不是。”

“这作何解释?”

“我所言是,是因为我听到小友过了府试心中升起一些念头,这是我想让你们进来的因,但最终让我出声让你们进来的果,却是因为我想到了一个人。”

褚行面露兴致:“何人?”

老者笑了笑,“他的名号不提也罢,但他的故事却可说与你们听听,你们可有兴趣?”

“自然有。”褚行两人点头。

“好”,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他有一言,曾说天下太平之策皆藏于书中,读透圣人言可平天下之乱,可立盛世之端,可传万世之流转。”老者说着又摇了摇头,继续道:“他还有一言,言说圣人不知俗世,书写皆为穷途。你们可知为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