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父子考试结果视频 > 第112章 学院学子(第2页)

第112章 学院学子(第2页)

陈赋川继续道:“诸位既然留在学院,自然是院长觉得诸位都是可造之材,自不必妄自菲薄,我有一问题想问诸位,不知可否?”

衆人被陈赋川的话吸引,纷纷转身看向他。

陈赋川见状继续道:“擢阳自凤鸣城相隔远超千里,我一路过来,所见所闻甚多,即见过上阜城的严谨学风,里面的学子求学的刻苦,也见明月城的醉生梦死,大多数人的浑浑噩噩,今日,我想问诸位一个我一直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吾为何读书?”

“为国?”

“为民?”有一些人皱眉,想出了一些高大上的答案,想要暗合典籍,不让自己显得太功利,也有一些人如实所答:“为名,为利!”

衆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陈赋川道:“圣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错借圣人之言,聊想我辈读书人读书也莫过于此,借书养性明德是为修身,借功名科举丰院庭是为齐家,借科举登榜进庙堂是为治国,借自身才学安定一方,造福百姓是为平天下,诸位可觉遗漏?”

参加海城会考的学子们具加思索,也无人反驳,纷纷点头道:“人之杂念欲望甚多,但若归拢读书之欲,想来也就是上述这些了。”

陈赋川闻言笑了笑道:“有言能者多劳,在其位谋其政,诸位即将入海城,为我大景商业贸易,百姓安定添砖加瓦,虽非一方父母官,也非高阁封侯相,但能说诸位是庸人之才,碌碌无为之辈麽?”

衆人闻言心中思索良多,他们本就不是蠢笨之人,只能说读书多年而所求不得,渐渐被消磨了心智,而今又自选了一条相比科举来说的捷径,被人所说,自然无从反驳。

他们所困窘的,从来都是自己放下科举的初心,而非会考与科举的高下。

“可,科举确实要比会试难上许多,我等走了捷径……”

那人话还没说完,陈赋川叹了口气,“人力有时尽,天分,家境,机遇这些皆为掣肘,我等不必苛责自身。相比于封侯拜相者,人或有参差,但大景的繁盛,难道只靠封侯拜相者便能支撑麽?我等求学至今,若知前路无望还不知悔改,一条路走到黑,白白浪费自身所学,才是真的蠢笨,海城发展至今,不过十数年,便已成为大景首屈一指的大城,其中关乎的民生,上到王公贵胄,下到平民百姓,哪些没有受益,我等若是能在海城当中发光发热,对于百姓和大景所做的贡献绝不下于那些榜上有名者,我等初心便是为国为民,既然都是为国为民,早些总比晚些好,t哪有什麽高下之分。”

就在陈赋川一番长篇大论说完之後,门外两道人影往後慢慢离去。

“去年学院内的风气便有些杂乱,言说会考不如科举者甚多,本来想在他们出行前为他们打打气,开解一番,如今看倒是不必了。”院长在前面边走边笑道。

“是啊,一晃多年,赋川也长大了,养了一身好风骨,当年他父亲带他离开我就不同意,要是养在我们学院里,该多好。”另一个人影撇嘴说道。

院长摇了摇头,回头看了老者一眼:“赋川虽然早慧,但孩子终归还是要养在父母身边才好,你一个连人家师傅都算不上的老头,哪有资格让人把孩子留下来。”

“你!你!”罗教习气的不轻,“当时赋川走的时候,你难道没有留他的心思?”

院长却是不答,反而道:“陈辞重新提出来拜你做师傅了?”

罗教习闻言双眼一瞪,看着面前院长的笑脸,气的更是说不出话来。

当年陈赋川的父亲在寒山学院读书时,有意拜他为师,但当时他会错了意,硬是把陈父带去了另一位教习那里询问拜师之事,最後陈父虽然没有拜那人为师,但也没有再在罗教习面前提起拜师之事,这些年来一直有实无名,算是罗教习的痛点之一。

“哼,下次有事,你可别让我再帮你传话!”,最後一甩袖子,却是没跟在院长後面,一扭头,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院长摇头轻笑,往自己的院子走去,乐得一个人更自在。

屋内,衆人听完陈赋川所言,虽不知都有何感想,但终归又热闹了起来,一个个推杯换盏,连连与陈赋川敬酒,陈赋川虽然只是每一个都只意思意思的喝上一小口,但架不住人多,到最後也有了一些醉意。

褚行在一旁看着桌上推杯换盏的衆人和喝的醉醺醺的师傅,心中觉得有趣,但不免也有了些感慨。

“每个人的成就受天分,家境,机遇所影响,也许有的人很容易成功,但那些不成功的人便真的很差麽?”褚行偷偷喝了一小口桌上的酒:“科举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人连书都读不起,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褚行呵呵一笑:“看来除了种田之外,我还得定个小目标,等我有了钱,把《三字经》,《千字文》的义务教育给普及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