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在惊悚游戏里走门 > 凤阙惊尘暗流京畿(第1页)

凤阙惊尘暗流京畿(第1页)

凤阙惊尘·暗流京畿

内务府的差事枯燥而卑微。简末被分到藏书阁外围洒扫,沈予因其展现出的“识字”能力,被暂时安排协助整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书账目,秦诺则凭着沉稳的气质,被派去看守一处偏殿的库房。三人的“位格”被牢牢钉在皇城金字塔的最底层,如同蝼蚁,却也恰好成了观察这权力漩涡的绝佳暗哨。

几日下来,皇城表面的庄严肃穆之下,那涌动的暗流已清晰可辨。

长公主凤清音虽临朝称制,但步履维艰。以玉瑶郡主之父——镇国公凤擎宇为首的宗室勋贵集团,明里暗里质疑其“得位不正”,称“凤权”未能完全认可她,才导致去岁北地大旱,今春江南水患等“天谴”。朝堂之上,每每有政令颁布,总伴随着各种“不合祖制”丶“有违先帝遗志”的攻讦。民间亦有不少流言,暗指先帝崩得突然,恐有隐情。

凤清音试图推行的一些赈灾丶抚民政策,往往因户部(镇国公势力盘踞)的掣肘而寸步难行。她自身的支持者,多是一些清流文官和部分忠于先帝的老臣,在绝对的权柄和军事实力上,远逊于镇国公一系。

“德继正统”的规则,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死死束缚着凤清音的手脚。国运的动荡,反过来又加剧了朝野对她统治合法性的质疑,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在于‘昭罪诏’。”夜深人静时,三人在简末狭小的仆役房内低声商议。沈予借助整理文书的机会,偷偷拓印丶记忆了一些零散的信息,“无论是证明长公主清白丶稳定国运的‘继位诏书’,还是她为了平息非议可能被迫下达的‘罪己诏’,这东西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但现存于明面上的记录,关于先帝临终前的细节,语焉不详。”

“镇国公府戒备森严,玉瑶郡主身边更是高手如云,直接探查几乎不可能。”秦诺负责的库房靠近宫禁边缘,她凭借过往的经验,摸清了一些侍卫巡逻的规律,但也仅止于此。

简末用指尖蘸着清水,在粗糙的木桌上划拉着:“规则的核心是‘凤权天授’与‘德继正统’。我们无法直接对抗规则,但或许可以……影响规则的‘判定’。”

她擡起头,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如果,我们能找到证据,证明镇国公一方才是‘失德’丶‘非正统’的一方呢?或者,能增强长公主‘德’与‘正统’的证明呢?”

“比如?”沈予挑眉。

“比如,镇国公勾结外敌丶贪墨赈灾款项的实证?或者,能找到支持长公主继承权的丶更具分量的‘法理’依据?”简末沉吟道,“甚至……关于先帝之死的真相。”

任务艰巨,如履薄冰。

机会在第五日悄然降临。

简末在清扫藏书阁外围时,无意中听到两个年老公监的低语,提及宫中旧例,每年此时,需清点核对各地呈报的祥瑞与灾异记录,归档封存。而负责此事的,正是内务府一个不起眼的部门——典瑞司。

祥瑞与灾异,在此方世界,往往与“天意”丶“德政”紧密相连!这些记录,或许能反映出先帝在位末期以及长公主称制以来的国运细节,甚至可能隐藏着某些被刻意掩盖的线索!

典瑞司位置偏僻,掌管的老主事年迈昏聩,平日无人问津。这正是一个突破口。

是夜,秦诺凭借对巡逻间隙的精准把握,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典瑞司所在的院落外。沈予则留在住处,利用简陋的材料制作了几个简易的丶可延时发出轻微响动的小机关,以备不时之需。

简末没有亲自前往,她的“位格”太低,频繁在夜间出现在非常规区域风险太大。她留在房中,心神却与储物空间内的几件奇物隐隐相连。“理解与安宁之泪”传递着一种对“真实”的渴求,“织梦者之梭(残片)”微微发热,仿佛能穿透迷雾,触及被掩盖的脉络。

时间一点点过去。

突然,沈予制作的其中一个机关在远处廊下发出了“咔哒”一声轻响。几乎是同时,一队巡逻侍卫的脚步声朝着那个方向而去。

秦诺抓住这短暂的真空期,如同狸猫般翻入典瑞司院内,用一根纤细的铁丝,熟练地撬开了那扇布满灰尘的木门。

门内是堆积如山的卷宗,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纸墨味。秦诺不敢点燃火折子,只能凭借窗外微弱的月光和远超常人的记忆力,快速搜寻。她的目标明确——最近三年,尤其是先帝崩逝前後,关于北地丶江南的灾异祥瑞详细记录,以及任何涉及镇国公封地或关联势力的异常报告。

手指在冰冷的卷宗上快速滑过。大部分都是些格式化的丶歌功颂德的祥瑞奏报,或是地方官请罪的灾异文书,并无特异之处。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指尖触碰到一份与其他卷宗质感略有不同的册子。它被塞在书架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封面没有题签。秦诺心中一动,将其抽出。

借着月光,她快速翻阅。这并非正式的官方文书,更像是一份私人笔记!上面用略显潦草的字迹,记录了一些零散的见闻:

“腊月十八,北地驿使密报,雪灾尤甚,冻毙者衆,然国公府奏章仅言‘微恙’……”

“元月初三,江南转运副使王朴醉酒失言,提及去岁修筑河堤款项,半数不知所踪,督工者乃国公门生……”

“先帝驾崩前三日,曾密召钦天监正夜观星象,监正出宫时面如死灰,次日称病不出……”

“宫中旧人言,玉瑶郡主幼时曾得游方道人批命,称其有‘鸾凤之气’,国公大喜……”

一条条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虽然未能直接串联成完整的证据链,却指向了镇国公一系可能存在的欺瞒灾情丶贪墨公款丶甚至可能利用星象谶语为自身造势的行为!这无疑都是严重的“失德”之举!

而关于先帝驾崩前密召钦天监正的记录,更是迷雾重重!

秦诺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将这份册子小心翼翼塞入怀中。就在她准备撤离时,耳朵微动,听到院外传来一阵细微的丶不同于巡逻侍卫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

她立刻屏住呼吸,隐匿于书架後的阴影中。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黑影闪身而入。来人并未点燃灯火,似乎也对这里极为熟悉,径直走向秦诺刚才翻找过的区域!

黑影在书架前摸索了片刻,发出了一声极低的丶带着疑惑的“咦?”声。显然,他(或她)也发现了那份册子的失踪!

秦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黑影在原地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判断情况。最终,他没有声张,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秦诺又等待了许久,确认安全後,才带着那份至关重要的册子,按原路返回。

“有收获,但也打草惊蛇了。”回到仆役房,秦诺将册子交给简末,简述了经过。

简末快速翻阅着册子上的内容,眼神越来越亮。这些虽然还不是铁证,但足以作为撬动局面的支点!

“看来,这皇城之内,盯着镇国公府把柄的,不止我们。”沈予分析着秦诺描述的後来者,“会是长公主的人?还是其他势力?”

“不重要。”简末合上册子,目光锐利,“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方向了。下一步,需要更具体的证据,尤其是关于款项贪墨和先帝之死的线索。”

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那盘踞在皇城上空的丶名为“权柄”与“法理”的规则之网。

暗流已然涌动。

京畿之局,因这一份意外的册子,掀开了微澜。

而他们这三个不起眼的“蝼蚁”,正试图在这惊尘凤阙中,搅动起一场关乎国运的风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