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面色狰狞,瘦长清秀的面容攀上一抹厉色,“调去三百亲卫围了谢府,若谢氏女不肯回京认罪,就吊死谢钧!”
皇城司新上任的指挥使匆匆领命而去,万福捧着凉州兵马司信函踏入殿内,掌心轻薄的几叠纸仿佛千斤重,他腰弯得更深了,暗骂内阁那群老狐狸不敢前来报丧,一个个称病躲避,但瞅着信函上干透的血点儿,便已知晓,情况不妙。
段怀临双目赤红,从龙椅上挣扎起来翻开奏折:“宁兴十三年冬月,突厥与凉州守卫在杻阳山发生冲突,死伤过百,突厥暂退,于关外召集兵马,不日即将越杻阳山,北襄,危!”
最後的危字由人咬破手指写出,段怀临听着万福在下首禀报:“送信的斥候是个年轻小兵,八百里奔袭,临到京郊驿站吐血倒地,这信是从驿站直送进来的,内阁那边的大人皆得了急症,暂时无人值守……”
万福挑挑拣拣将外面的情况一一回禀,段怀临掌心嵌在案角,咯出一片深红。万福的声音在耳边远近不一,似真似幻,殿中香气腻得人头晕,他执起狼毫想要点几名官员讨论此事,怎料脚底一软倒在椅上,直直陷入黑暗。
而这恢弘的宫殿後面,建着一排排低矮的耳房,平素不侍寝去御前侍奉时,王祈宁便住在此处。此时她坐在敷着污糟棉褥的土炕上,冷眸睨着跪于脚下的老妇:“嬷嬷与我也算是知根知底,庆阳是您奶大的,是您半个女儿,如今您依旧要见死不救吗?”
李氏被反剪双手按在尘埃里,鬓发散乱,唯面容尚称洁净。她身後站着个铁塔般的黑影,赤甲外披猩红大氅,随着行止胸肩护甲相互碰撞,见李氏还不肯招供,擡刀撞了撞她的後颈:“娘娘何须与她多话,横竖这段故事咱们知晓,在外面买个婆子教她说出就是,未必要借李氏的口。”
王祈宁眉心蹙起,哪里会没想到做假证这一层,只是李嬷嬷是庆阳的奶嬷子,又是宫中老人,她的话比其他人更有说服力,况且,庆阳的路要走的堂堂正正,不可被外人构陷一步。
面对温淮远的提议,她不动声色摇了摇头,示意他略松松手,别真把人吓死了。跪在下面的奶嬷子梗着头,紧咬着牙关,露出对上位两人的不屑:“娘娘既然已有人证,随时杀了老奴便是,何须所做口舌。”
她那双嵌在枯皱面皮上的吊三角眼露出精光:“娘娘杀得了奴婢,可动得了奴婢身後之人?奴婢这身贱骨头要杀要打悉听尊便,要想奴婢背叛主子,恕难从命!”
“身後的主子?是在慈宁宫口吐涎水自顾不暇的太後娘娘,还是权势遮天的梁国公府?”王祈宁背光而立,纤薄的身影凝着暗云:“李焕娣,你以为忠心耿耿,就能换你李家满门富贵吗?”
女人倾下身子,声音低沉形同鬼魅:“你那四个兄弟,可有多久未通音信了……”
“……”
李氏如遭雷击,瞪大双眼在尘土中挣扎,像只胖蚕蛹一般在地上扭来扭曲:“你杀了他们?”
“不对!不对!”
“他们如今是家主旧臣,你身在後宫……”
“家主旧臣又如何?还不是俎上鱼肉?”
王祈宁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将荷包里的东西倒出来:“这个眼熟吗?”
房内骤然安静,只能听到呼哧的粗喘声,一直咬紧牙关的老妇伏身,脸颊蹭着从荷包里倒出的物什,是颗右侧有豁口的门牙,因着终年吃粗食,上面布满污黄垢渍。
李氏骤然僵住,瞪大眼睛仔细辨认,待来回反复看了几次确认後,悲怆自心口蔓延铺展,再憋不住伏地痛哭:“错了,都错了!”
王祈宁双手拢在腹间,咬住下唇强压眼底酸意,一时不知道该恨哪个,是生而不养的母亲,还是恨自生来就是女身的自己。
这个世道,女人本身就是错误。她用帕子压了压眼角,朝一旁的温淮元看了一眼:“温阿兄,拿出来吧。”
一直沉默的武将眉心微动,从怀中掏出已经写好的认罪状书,摊开放在李氏面前。
王祈宁蹲下身,指尖抚过老妇斑白鬓角:“嬷嬷,签了字,就和家人团聚去吧。”
女人艰难地翻着眼睛,自然知晓她口中的团聚到底是什麽意思,父母托付她照顾的弟弟们都不在了,自当以死谢罪。
李氏面如死灰,咬破指头在状纸上重重一摁——烛影摇红中,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