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选择不会就选C”的经验,程艳南在题号前写了C。
程艳南本身语文成绩就一般,甚至在1班里算差的。对于剩下的题,她都没什麽感觉,不觉得很简单,也不觉得很难。
在涂答题卡的时候,她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周源在语文课上说的话:
“语文高考的最好状况,就是你感觉不出来考得是好还是不好。觉得自己考得还行,这状态就对了。”
距离高考结束还有不到50分钟,终于到了写作文这一步。程艳南对“器”这个中心词感到头脑空白,毫无思路。
她喜欢文字,喜欢有魅力的叙事和小说,之前写记叙文的时候,作文经常拿全班前几名。但高中开始写议论文,她对于规矩套路的议论文完全不感兴趣,分数直接降到全班的低水平。
只能往“传统”题材上去靠了,希望这次作文能拿个43的及格分。
程艳南对自己的语文高考目标也不高,对于她这个常年80多分90分出头的选手,上百就是开心的事情。
考试最後五分钟,程艳南又检查了一遍答题卡,对于第4题的答案仍然纠结不定。她拿着橡皮把C擦掉,涂上了D,又改回了C,最後几十秒又改成了D。
不改了,就这样了。
程艳南放下了铅笔和橡皮。
11点30整,铃声响起,尖锐规律的声音传入到各个考生耳朵里。
广播开始播放:作答结束,请考生停止答题,继续答题者按违规处理。
程艳南从考场出来正是晌午,太阳很晒,早上的雨伞又变成了遮阳伞。
因为学校与家还是有点距离,来回过于折腾,程艳南和妈妈早就定好了在学校不远处的肯德基解决高考午餐。
不少提前交卷的高考生已经占据了肯德基的两层楼,在这吹着凉爽空调进食和休息,程艳南也顺利搜寻到一个双人座位。
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被考语文的脑力劳动消耗光了,加上考完一科後心态也平稳了,肚子跟着一起抗议。
程艳南迫不及待地开始啃香辣鸡腿堡,鸡腿肉和沙拉酱的混合味道比平常要美味。
她边吃边去微博搜高考第4题的答案,发现高考语文和高考作文已经上了热搜榜,各地的作文题都在网上汇总了一遍。
老师强调过:在考试这两天,考完的科目不应该对答案,写对了还好,如果错了就会影响後面的考试心态。
程艳南知道,也赞同老师的说法,但她忍耐不住,这点她比不过别人那种“过去的事情还纠结有什麽意义,反正也没法改”的心态。不知道对错结果,这才是最煎熬的。
事实很遗憾,这道题确实应该选巴金,卡西莫多不属于《哈姆雷特》,而是来自《巴黎圣母院》。
犹豫就会败北,程艳南立志从这道题吸取教训,後面考试绝不灵机一动修改答案,也要继续遵守“选择不会就选C”。
饭後,程艳南趴在桌子上开始午休。因为昨晚的紧张无眠,外加吃饱喝足碳水作用,她在肯德基这种嘈杂环境也睡着了。
大概半小时後,程艳南被小朋友的哭闹声吵醒,她也差不多睡够了,清醒一会儿就开始边吃程妈上午买的樱桃,边看早已烂熟于心的基础数学公式。酸酸甜甜的樱桃清香让她整个人都很放松。
对于数学,程艳南就像对考生物一样不担心。她的数学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稳定水平,除了那次全班都考砸的那次测验。
她对于数学的态度就是抓紧一切基础题不丢一分,也从不研究最後两道大题的第三四问。
下午2点30,高考数学开始进场。炎热的天气和聒噪的蝉叫声让程艳南感到烦躁,但紧张程度相比早上要减轻了很多。
下午的教室温度没有比外面凉快多少,只是少了阳光的照射,人干坐在考场里都出汗,和桌子接触的胳膊皮肤都发黏。
那6个可怜的小风扇起不到任何作用了,扇叶转动声已经成为了干扰安静环境的噪音。她很想念北江附中教室里前後各一个常驻25℃的立式空调。
开始答题後,随着一道接一道选择题的计算,每个计算结果都有其相对应的选项,程艳南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在大型考试上“游刃有馀”原来是这种感觉。
算完会的和蒙完不会的选择题,程艳南拿起2B铅笔开始涂卡。涂完第8题的选项,她突然想到了在高一2班读书时,语文老师“百度”说过的一句话。
“高考成功的因素有天赋,努力,心态,还有运气。”
程艳南一直觉得百度的这句话是她从小到大听过的最真实的鸡汤。
她从不是天赋型选手,顶多是稍微在某方面开一点小窍,和前者相比简直啥也不是;她也不属于努力的学生,上课会睡觉,晚上写作业的时候还会玩游戏和抄答案;她的心态也不好,考试就会睡不着和生小病。
她更没有运气。程艳南从来没体验过“考试运”砸到自己身上是什麽感觉,读了这麽多年书,“考的全会,蒙的全对”没在她身上发生过,试卷上出现的她没复习到的知识点丶不会写的题,她几乎就没蒙对过,她只能凭真实本事和认真写对会的题。
她很羡慕那些平常成绩不太好,但一到关键考试就发挥出高于自身水平的同学。这样超长发挥的事她从来没发生过,估计以後也不会发生。
于是,程艳南能好好把握住的成功因素,只有心态。目前,至少在高考数学考试上,她做到了好心态。
她突然觉得周围的环境没那麽热了,即使胳膊都在粘卷子和草稿纸,脖子上的汗珠往下滑落。风从窗户吹进来,给她带来了瞬间的凉爽。
“心静自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