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时间在近乎疯狂的高强度针对性训练中飞流逝。
“浴火”小队成员们的皮肤被海风和烈日灼烤得黝黑皲裂,作训服上结满了白色的盐渍,每个人都瘦了一圈,但眼神却如同被磨砺过的礁石,更加坚硬、锐利。
他们对小艇的颠簸习以为常,能在晃动的甲板上如履平地般精准射击,水下潜泳和攀爬船体的技巧也日益纯熟。
史小凡肋部的伤口已经拆线,留下一道狰狞的粉红色疤痕,不影响活动,反而成了这次淬火的印记。
行动前夜,最后一次简报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联合突击队代号‘海龙’。”范天雷站在大屏幕前,神色肃穆,“由‘浴火’小队八人,以及海军‘蛟龙’突击队一个六人小组组成。
‘蛟龙’负责水下运输、外围警戒和接应,‘浴火’负责核心区域的突击、识别与抓捕清除。”
屏幕上显示出目标——一艘悬挂某方便旗、名为“海星号”的中型货轮。
情报显示,这艘船将在公海指定坐标与另一艘不明船只进行会面,“顾问”或其高级代表极有可能出现在船上。
“行动时间,明日凌晨四点。气象预报显示海况良好,有薄雾,利于隐蔽。
行动流程:由潜艇秘密输送至目标海域附近,换乘微型潜航器和冲锋舟抵近,‘蛟龙’小组控制船体外部并确保撤退路线,‘浴火’小组从船尾同时多点突入,快控制驾驶台、轮机舱和疑似会客室。
优先识别并控制‘顾问’,若遇激烈抵抗,授权使用致命武力!”
高大队最后强调:“记住!这是公海,没有后方支援,没有第二次机会!要么成功,要么……后果不堪设想!有没有信心?!”
“有!”低沉而整齐的吼声在简报室回荡。
凌晨,漆黑的海面上,一艘潜伏在深海的潜艇如同沉默的巨兽,悄然释放出搭载着突击队员的微型潜航器和硬壳冲锋舟。
海风带着刺骨的凉意,薄雾笼罩着海面,能见度很低。
史小凡穿着厚重的潜水服,背着装备,蹲在摇晃的冲锋舟里,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力的心跳声。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队员们,黑暗中只能看到他们模糊的轮廓和反射着微光的护目镜,但那股同生共死的默契无需言说。
“海龙呼叫各单元,按预定队形,保持静默,向目标靠近。”“蛟龙”突击队队长的声音透过骨传导耳机传来。
潜航器在前方引路,冲锋舟紧随其后,如同暗夜中游弋的海豚,悄无声息地破开黑色的浪涌,向着远处那个隐约可见的、亮着零星灯光的船舶阴影驶去。
距离“海星号”还有五百米。
突击队员们最后一次检查装备,将微声冲锋枪和手枪调整到最佳状态,爆破索、闪光弹、烟雾弹触手可及。
“抵近目标,准备接舷。”命令下达。
“蛟龙”小组的几名队员如同水鬼般滑入水中,利用潜航器携带的磁吸攀爬设备,悄无声息地附着在“海星号”巨大的船体上,开始向上攀爬,负责清除甲板可能的岗哨和控制关键位置。
史小凡打了个手势,“浴火”小组的成员们深吸一口气,抓住“蛟龙”小组垂下的抛缆绳,动作迅捷如猿猴,开始向上攀爬。
冰冷粗糙的船体摩擦着战术手套,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掩盖了细微的动静。
史小凡第一个翻过船舷,轻盈地落在空旷的后甲板上,迅蹲下,举枪警戒。
紧接着,耿继辉、何晨光、王艳兵……队员们一个个悄无声息地登上甲板,按照预定计划,分成三个小组,如同利刃般插向各自的预定目标——驾驶台、轮机舱和位于船舱中部的豪华会客室。
史小凡带领王艳兵、徐天龙直扑会客室。走廊里灯光昏暗,空无一人,只有船只引擎低沉的轰鸣。
接近会客室门口,史小凡打了个停止的手势。他侧耳倾听,里面似乎有隐约的谈话声。他对徐天龙指了指门锁。
徐天龙会意,上前用专用的开锁工具,几乎没有出任何声音,几秒钟内就解决了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