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半边脸麻木什么病的前兆 > 第36章 医疗队员到坦桑(第1页)

第36章 医疗队员到坦桑(第1页)

杨一宁从小到上高一,早就习惯了自己有两个妈一个爸,妈常见,爹不常见。汤容容经常抱怨杨书逸工资是固定的,但是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没白没黑的忙,顾不上家和闺女。

两个妈比较起来,杨一宁更喜欢蒋依依一些,毕竟管教起孩子来,蒋依依有些尴尬,对杨一宁她既不能打也不能骂,但是恰恰这一点很得杨一宁心,她一度认为蒋妈是因为喜欢自己,才不要孩子的。

自从内蒙古饭店食堂和市局后勤处搞了一年一度的警民鱼水情大联欢后,饭店领导对于汤容容的考勤就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方式,爱来不来,不来拉倒,反正工资照,补贴也不会差。在郊区,市局后勤处和各个人民公社联合种植养殖的各类荤素食材中,内蒙古饭店能以很好的价钱分得一杯羹,都要感谢汤容容。

年在蓝靛厂找到肉联厂冷库挂尸案三个人头和那个女尸的身份材料后,杨书逸找到局长,一再建议把这次的功劳都给张建国和他以前刑警队的兄弟们,他表示自己以后就踏踏实实在后勤处好好干,杨书逸知道要不是张建国这小子灵光一现,肉联厂冷库挂尸案就不会最后结案。

然而局长却不这样想,就像杨书毅的二等功,是他亲手擒获许庆敏和小聋哑,现场还挂着一具女尸换来的,这种功劳。不是和张建国在办公室向杨书毅比划手语提供线索破案能比的。

立功需要的是实打实的事迹,即使张建国提供了线索,但是找到人头是集体的贡献,再者说张建国还年轻,太早收获奖励,对他本人不算好事,公安局是个集体,凡事要从大面去考虑。

其实杨书逸也明白这个理儿,他就是觉得不给张建国点儿奖励,很对不起这小子。于是杨处下狠心,在一个下班后的晚上,带着小张去了东来顺。为啥不去全聚德呢?杨书逸要是带着汤容容吃饭,一定会去吃烤鸭,那是因为汤容容喜欢这口。杨书逸自己喜欢吃涮羊肉,和谭笑七一样。

那个时候虽然形势严峻,但是东来顺依然营业,那时的涮羊肉总店还是位于王府井大街,但牌子不是东来顺了,叫“民族餐厅”。

说实话,如果不是打着能报销的念头,杨书逸就会在自家小院请张建国吃这顿饭了。

最关键的是,杨处也馋肉了,很馋。

民族餐厅因为形势的变化和食材供应的匮乏,供应的大多是大锅饭形式集体性用餐。但是作为百年老店,内涵还是有的。杨书逸提前一天打电话去餐厅找经理老秦,第二天上午杨处再去电话时,那边的老秦对着虚空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告诉杨处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这时的东来顺,也就是民族餐厅,店内的传统装饰已然都被撤除,像什么匾额啦雕花啦书画啦,取而代之的是标语,宣传画等等。

市局到王府井大街并不远,两脚油就到,车子停在餐厅门口时,老秦已经在门前等,看见杨处下车,俩人就熟络地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掌,然后响应二十年后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手拉手走进民族餐厅后院的一个很隐蔽的房间,跟着走进来的张建国看着这间满是民族风情的包间,似乎回到以前自己还是个小豆包时跟在父亲屁股后边来吃涮羊肉的情景。已是十年过去,一切恍如隔世。

老秦亲自照顾他俩,一趟趟地端来肥瘦均匀的羊肉片,色泽分明的装着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的调料的小碗,青菜,豆腐,海带,和刚切碎的一盘泛着香气的香菜末和葱花,两瓶二锅头,然后小烟囱冒着火花的铜锅端上桌,里边的白汤带着葱块和姜块即将沸腾。张建国疯狂地吞咽着口水,恨不得一口一盘肉,全都包圆。

布好盘子,老秦在杨处耳边叨咕二句,然后起身说尽管吃,我上午进了两头羊,酒管够,昨天刚去牛栏山拉回来一车二锅头和精馏。”

杨处礼貌地对着老秦一点头,告诉张建国说“别客气,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于是张建国这个正值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年纪的年轻警察,开始了疯狂吃肉之旅,当他觉得吃的略微有一点满意时,桌上六盘肉他单个吃下去四盘,杨处才一盘半。

张建国倒满两个一两盅,对着杨处一敬“杨处,您随意,我干了,有什么话您尽管问,我绝对不隐瞒!”

杨书逸觉自己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因为他的机灵,跟这种人说话,不费劲。

七十年代初,每次谭笑七带着孙农去幸福大街的崇文区工人俱乐部看电影,正片前都会放起一女中音唱的歌曲,跟后来的关牧村的声线很像,【医疗队员到坦桑】,前奏不长,谭笑七不喜欢那种五分钟的歌,三分钟前奏的作品,起急。

“医疗队员到坦桑,远航万里送医忙,老人家的教导记心上,救死扶伤走四方。”

如果那时汤容容也去工人俱乐部看电影,听到这歌时,她会觉得其意境可以和婚后的蒋依依和自己家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婚后的蒋依依虽然住进槐柏树街张建国家,但汤容容说的,杨家小院的东厢房还是她的,她三天两头地不空手来茶食胡同看望汤容容和干闺女杨一宁,张建国的工资牢牢掌握在她的手里,她不必经常偷药品了。

对于汤毛毛和汤唯唯都不喜欢蒋依依,汤容容觉得莫名其妙,蒋依依一个多好的女孩子,每当弟弟妹妹耍这个态度时,汤容容就采取强力镇压的手段,逼的弟弟妹妹低头服软,你俩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凭什么对我的朋友品头论足,不听话就滚回边疆去。

当杨一宁开始上小学后,汤容容就觉得自己身上的小毛病开始多了起来,不是这疼就是那儿软,必须由家庭私人医生蒋依依亲自给她诊断和开药,关于开药也简单,汤容容没注意到蒋依依都是先把药带来再诊断的。

杨一宁四岁时,蒋依依拿到了所有单科结业证书,经过严格的考核,成为同仁医院产科的执业医生。医生和护士不同的是,医生主导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而护士是执行医嘱,照顾病患。还有值班方式的不同,医生值班以医疗决策为核心,护士值班以持续护理为重点。

就是说做了医生的蒋依依比起当护士时的蒋依依,做医生的更有支配时间的自由。

可以说婚后的蒋依依对汤容容的容忍甚至谄媚,更多的是因为张建国在杨书逸手下做事,张建国的理想就是杨处在位时当副处长。从小生活在那样一个家庭的蒋依依,早已学会低头服小,去获取自己的利益。蒋依依最想的就是在争取自己在槐柏树街那间市政府宿舍的绝对主导权后,保持自己杨家小院东厢房的使用权。她既要有进路,也要有退路。

想当初,不管杨书逸还是汤容容,在看出张建国和蒋依依有一点爱情的小火苗后,都是用最大的力气去给他俩煽风点火,尤其是杨书逸,巴不得张建国赶快有个人能照顾他。见过张建国他妈几次,杨处就觉得小张这孩子真是太可怜了,有哪个当妈妈象张建国他妈那样,古板刻薄,对孩子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怪不得当时张处一个礼拜一个礼拜地住在市局宿舍不肯回家。怪不得张建国宁可天天在办公室值班也不回家,不过要不是张建国几次半夜里到茶食胡同送信,可能也见不到几次蒋依依,那这俩的姻缘可能就没有了。

谭笑七再次强调,生活就是兜兜转转。没有这个因,结不了那个果!

张建国第一次去茶食胡同送信,是为了救三十一个农民兄弟,北京远郊区平谷金海湖边,有一个叫做罗马湖的村落,这天晚上因为姓石的家里办白事,村里每家都去了至少一人帮忙,石家款待所有来帮忙的乡亲们一顿饭,结果到了夜里,总共三十一人又拉又吐。经过有关方面紧急诊断,需要一种叫甲氧氯普胺的进口药物,经过卫生局查询,只有同仁医院库存五十支。考虑到同仁医院距离市局很近,而且同仁医院的两辆急救车下班前都送去修理厂保养,卫生局向市局求助,正在值班的张建国做不了主,只好拿着杨处备案的家庭地址骑车赶到茶食胡同去敲杨处的院门。

对于市局半夜来找杨处,家里人都已经司空见惯,蒋依依曾告诉过汤容容和杨书逸,只要她在东厢房,就不用他们两口子夜里起来开门。

于是带点起床气的蒋依依,,穿着一件半短不短的睡衣,蓬着一头长,睡眼惺忪地打开门。这是张建国第一次见到蒋依依的情景,他跃跃欲试地想往下看蒋依依在夜里显得分外洁白的小腿,又不敢直接看,困顿的蒋依依根本没注意这个,张建国光想着看腿了,蒋依依的事业线也是半隐半藏,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极具诱惑。

张建国他妈终年脸上是一副黑框眼镜,永远绷着脸,她还有一个不能为外人道也的毛病,就是她喜欢果睡,还有上大号时也要果,这是他自打童年时带来的毛病。外边的公共厕所肯定不行,所以张建国他妈是在家里一角围个帘子用便桶方便。张建国还有他父亲最讨厌的就是家里一股子大号的味道。

张建国还是第一次见到他母亲以外的女子是这个慵懒而迷人的样子,他结结巴巴地告诉眼前的女子,说单位请杨处回后勤处指挥调派车辆去挽救六十公里外的三十一个农民兄弟。

听到敲门声,杨处就知道是来找自己的,他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从屋里告诉蒋依依赶紧回屋睡觉,他不想面对穿着睡衣的他老婆以外的女子,他觉得蒋依依这个样子很不好,不够庄重。

同仁医院找市局的原因有两个,除了要车,还有就是本该库存的五十支进口甲氧氯普胺,只剩下三十八支!这说明有人盗取药品,这个药三块钱一支,比较昂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