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清开局从考状元 > 第32章 苏培盛的提点(第2页)

第32章 苏培盛的提点(第2页)

她没敢多说,只点到为止——这已是僭越议论政务,可她想起苏培盛刚才的提点“该硬气时要硬气”,也想起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帮皇上推进新政,让更多人受益”,还是说了出来。她甚至特意把整理时画的“△”指给苏培盛看,证明自己不是随口猜测。

苏培盛闻言,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笑意。他接过奏报,翻到染料采购明细那一页,指尖顺着江兰画的“△”往下滑,直到看到“苏州供应商:张记染料行”的字样:“你倒是观察得仔细。这事皇上已让田文镜去查了,田大人昨日还递了奏报,说张记染料行的东家,是两江总督范时绎的远房表亲。你能注意到‘价差’,说明你整理奏折时是真用了心,不是敷衍了事。”

他说着,从桌下的抽屉里取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册子封面用烫金写着“江南织造染料采购清单(雍正元年-三年)”,边角还盖着内务府的朱红印章:“这是江南织造近三年的染料采购清单,我跟内务府要了副本。你往后整理奏折时,可对照着这本清单,把每月的价差、供应商变动都标注出来,不用跟我报备,直接呈给皇上——这是皇上默许的,也是我给你的‘底气’。”

江兰双手接过册子,指尖触到冰凉的封面,烫金的字迹硌得指尖微微麻。她翻开第一页,里面密密麻麻记着每一笔采购的细节:雍正元年正月,苏州织造采购胭脂红染料五十斤,价银十五两,供应商张记;同年二月,杭州织造采购同品类染料四十斤,价银八两,供应商李记……每一笔都写得清清楚楚,连银两的零头都没遗漏。她心里满是坚定——这不仅是苏培盛的托付,更是皇上的信任,是她用现代财务知识帮皇上查贪腐、推进新政的又一个机会。

“谢公公!奴才定当仔细核对,把每月的价差、供应商变动都用不同符号标注清楚,绝不遗漏任何异常!”江兰躬身道谢,还特意跟苏培盛确认,“奴才想着,用‘△’标价差一成的,用‘o’标供应商变动的,公公看可行吗?”

“可行,你看着办就好。”苏培盛笑着点头,眼里的认可更甚,“你比我想的还细心,这样标注,皇上看的时候也一目了然。”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两人坐在长桌旁,一起核对次日的奏报清单。宫灯的暖光映在纸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金砖地面上,像一幅安静的剪影画。苏培盛偶尔会提点她:“山西旱灾的防疫奏报要归为急件,皇上每天早上都会先看;江南织造的贪腐奏报要附在染料清单后面,方便皇上对照;还有火耗归公的进度奏报,若是地方官递的,要标上‘需督查’,若是户部递的,标‘已核’就行。”

江兰都认真记下,还会主动询问:“公公,那江苏巡抚递的‘士绅抵触摊丁入亩’的奏报,该归为常件还是急件?”

苏培盛翻了翻清单,指尖点了点“江苏”二字:“归为常件,却要放在常件的第一页。皇上虽没明说,却很关注江南士绅的动向,放在前面,皇上一眼就能看到。”

两人的对话从“案例警示”渐渐转向“政务细节”,默契在无形中越来越深。江兰看着苏培盛认真核对清单的侧脸,他的鬓角已有些白,却依旧专注地盯着每一个字,连“杭州织造”的“杭”字少写了一点,都能立刻指出来。她想起上一章李公公来打探时,苏培盛悄悄站在屏风后给她递眼神,想起今日他拿出前朝案例时的良苦用心,心里默默记下:苏培盛不仅是御前总管太监,更是她在这深宫朝堂里,第一个可以信任的盟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渐深时,清单终于核对完毕。苏培盛将清单折好,放进明黄的封套里,封套上还盖着“养心殿近侍”的小印——这是只有御前核心人员才能用的封套。他将封套递给江兰,指尖碰到她的手时,还特意拍了拍:“明日一早,你直接呈给皇上,就说是你核对的——这是你的功劳,该让皇上知道。”

江兰连忙推辞:“公公,这是咱们一起核对的,从分类到标注,都是公公您在提点,该算公公的功劳。奴才只是做了些杂活,不敢居功。”

“我的功劳已经够多了。”苏培盛笑着摆手,指腹摩挲着茶杯的青花纹,“我跟着皇上快二十年了,从潜邸到御前,赏赐的绸缎、白银早就堆不下了。你还年轻,往后要走的路还长,多些实绩,才能在御前站得更稳。记住,恩宠是虚的,今日赏你的腰牌,明日可能就收回去;但实绩是实的,你整理的每一本奏折、标注的每一个异常,都是你自己的底气,谁也拿不走。”

江兰不再推辞,双手接过封套,小心地放进贴身的布兜里——那里还放着外婆的墨玉佩,冰凉的玉质贴着温热的封套,像是外婆在跟她说“要珍惜机会,也要守住本心”。她摸了摸布兜里的封套,又摸了摸那半块艾草饼,心里满是踏实。

离开养心殿时,已是子时,廊下的宫灯依旧亮着,暖黄的光映在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碎金。夜风比傍晚凉了些,吹在脸上,让江兰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她提着黑漆托盘,脚步轻得像猫踩雪,每一步都走得格外稳——苏培盛的提点,像一盏灯,照亮了她在御前的生存之路:敬畏恩宠,不恃宠而骄;守住本分,不僭越妄为;积累实绩,不贪图虚名。

回到住处时,春桃已经睡熟,呼吸均匀,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想来是做了好梦。炕边放着她白天缝补的布衫,淡青色的布面上绣着简单的艾草纹——是按江兰的要求绣的,既不张扬,又能驱蚊。江兰轻轻将布衫叠好,放在床头,又从布兜里掏出苏培盛给的“江南织造染料采购清单”,借着窗纸透进来的月光,仔细翻看。

清单上的字迹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笔染料的采购数量、价格、供应商,江兰用炭笔在“苏州染料价高杭州三成”的地方画了个“△”,又在“张记染料行”旁边写了“需查与范时绎关系”的小字——这是她在现代财务审计课上学的“异常追溯法”,从“价差异常”到“供应商背景”,再到“官员关联”,一步步就能摸清贪腐的利益链条。她想着,明日整理时,还要把每月的价差做成简单的对比表,让皇上能更直观地看到异常。

她坐在炕边,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又看了看手里的清单,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苏培盛的提点,不仅是警示,更是机会——让她明白,在御前不仅要“守本分”,还要“有作为”;不仅要懂规矩,还要有能帮皇上解决难题的本事。她的现代护理知识、财务审计思维,不是“旁门左道”,而是能帮皇上推进新政、护佑百姓的“实在本事”。

夜色渐深,江兰躺在炕上,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苏培盛的话:“恩宠是皇上给的,也能随时收回去”“实绩才是实的,谁也拿不走”。这些话像烙印一样刻在她心里,让她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她知道,苏培盛的提点,是她逆袭路上的重要指引,往后她会更谨慎、更用心,用自己的本事,一步步靠近新政核心,不辜负苏培盛的信任,不辜负皇上的恩宠,更不辜负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让家人摆脱包衣身份,让更多百姓受益于新政,成为一个真正能影响时代的人。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江兰就提着黑漆托盘,按时走进养心殿。她将核对好的清单亲手呈给胤禛时,特意提起了“江南织造染料价差”的异常,还把自己画的“△”和标注指给皇上看:“皇上,苏州、杭州两地的胭脂红染料价差三成,奴才已将近三年的采购清单整理好,附在奏报后面,方便皇上对照。”

胤禛接过清单,翻了几页,目光落在“△”和标注上,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你倒是细心,连价差都能算得这么清楚。这事田文镜已在查,你若有新现,可直接跟苏培盛说,不用绕弯子。”

“是,奴才遵旨。”江兰躬身应下,退出内间时,正好撞见苏培盛。苏培盛对着她悄悄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可,还比了个“安心”的手势——两人之间的默契,无需多言,已在这一递一接、一视一笑中,悄然形成。

江兰回到文书房,看着桌上的染料清单和奏报,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这只是她与苏培盛互信的开始,往后在推进新政的路上,他们会成为彼此的助力,一起帮皇上解决更多难题,也一起在这深宫里,走得更稳、更远。而她的逆袭之路,也会在这份“实绩”与“信任”中,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