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六年冬月初,养心殿的暖阁里飘着淡淡的龙涎香,胤禛手里捏着两份奏折,眉头却渐渐舒展——一份是后宫总管递来的“妃嫔健康册”,上面写着“自江兰氏为太后调理风湿、为娴妃处理产后护理,后宫病患率较去年下降七成,太后特赞‘江诰命护理得法’”;另一份是新政民生司的奏报,详述“按江兰所提‘地方护理分坊联动赋税改革’建议,山东兖州流民因护理有保障,主动返乡务农者增至两百户,赋税收缴率提升一成五”。
苏培盛端着刚温好的参茶进来,见胤禛反复翻看奏折,轻声道:“皇上,江诰命刚从同善堂义诊回来,此刻正在殿外候着,说要递‘冬季地方护理防冻预案’。”
胤禛抬眸,指尖在奏折上“江兰氏”三字上顿了顿:“宣她进来。”
江兰身着四品诰命石青色补服,怀里揣着折叠整齐的预案,刚进暖阁就见胤禛指着案上的奏折,语气带着赞许:“你给太后调理的方子,太后说比太医院的还管用;兖州流民返乡的法子,民生司说解了赋税难题——你虽为护理出身,却懂民生、知政务,比不少只会读死书的官员强。”
江兰躬身行礼,将预案呈上:“回皇上,这是冬季地方护理防冻预案,结合之前凉州分坊经验,建议在西北军营旁设‘防冻补给站’,给士兵和牧民免费防冻膏,再派学员定期巡诊,避免冻伤影响戍边。”
胤禛展开预案,见上面不仅有补给站选址图,还标注了“物资调配量”“巡诊频次”,甚至算了“每站每月需银二十两,可降低冻伤率四成,节省军队医疗开支五十两”的细账,不由点头:“你做事向来周全,既考虑护理,又兼顾成本,这预案朕准了。”他放下预案,目光落在江兰身上,似有深思,“如今新政推进到关键处,医疗民生、地方安抚都需懂行的人参与讨论,朕有意给你一个新职位,你可愿意?”
江兰心头微震,却还是恭敬回道:“臣听凭皇上安排,只求能为新政、为百姓做事。”
三日后早朝,养心殿内气氛格外凝重。胤禛坐在御座上,目光扫过阶下众臣,开门见山:“江兰氏近年功绩,众卿有目共睹——护理后宫安康、推进地方护理分坊、联动慈善机构济贫、建言新政民生,桩桩件件皆有实效。朕决意破格任命江兰为‘御前侍读’,准其参与政务讨论,列席核心朝会,众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立刻出列,官袍下摆扫过金砖地面,语气带着急切:“皇上不可!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从未有女子任御前侍读、参与政务之例!此例一开,恐乱朝堂规制,引天下非议啊!”
户部尚书也附和:“江诰命虽有护理之功,却终究是女子,政务涉及赋税、军政,非女子所能懂。御前侍读需伴君左右、参赞机要,岂能任女子为之?”
阶下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唯有张廷玉、李卫、鄂尔泰三人沉默。胤禛没急着反驳,只是看向江兰——她今日仍着四品诰命补服,站在朝列末尾,神色平静,仿佛议论的不是自己。
“众卿说女子不可参政,”胤禛缓缓开口,指尖叩击御座扶手,“那朕倒要问问,江兰调理太后风湿,解后宫安康之忧,算不算助宫廷事务?她设地方护理分坊,让流民因健康有保障而返乡务农,算不算助新政赋税?她应对食物中毒事件,查明原因、防止蔓延,算不算助地方治理?”
他拿起案上的“地方护理分坊成效册”,声音陡然提高:“江南漕运因护理分坊,工匠疮病率降八成,工期快十五日;西北军营因她的防冻方案,冻伤复率降三成,戍边战力提升;山东灾区因她的防疫建议,传染病率降五成——这些功绩,哪一件不比只会空谈规制的官员强?”
李卫趁机出列,捧着同善堂的“济贫护理统计”:“皇上所言极是!江诰命与同善堂合作,两月惠及三千贫困百姓,百姓皆称‘活菩萨’。她懂民生、知疾苦,参与政务讨论,必能为新政提更多实策,何来‘乱规制’之说?”
鄂尔泰也补充:“清代虽无女子任御前侍读之例,却也无‘女子不可立大功’之规。江兰以实绩获此位,既显皇上识人善用,又能激励天下女子——有功者不论性别,皆可获尊荣,此乃大清之幸!”
礼部尚书还想争辩,张廷玉却先一步开口:“臣以为,规制当为民生服务,而非束缚民生。江兰任御前侍读,既能补政务中‘医疗民生’之短板,又能破‘性别桎梏’之旧俗,实乃利大于弊。臣附议皇上之命。”
众臣见张廷玉、李卫、鄂尔泰皆支持,又被胤禛列举的功绩说服,渐渐没了反对之声。胤禛见状,朗声道:“既然众卿无异议,传朕旨意——”
苏培盛早已捧着明黄圣旨候在一旁,此刻展开圣旨,尖细却洪亮的声音穿透大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兰氏,汉军正白旗籍,赋仁心济世之德,怀经世致用之才。护后宫安康显护理之能,推地方分坊彰民生之智,济贫困百姓扬新政之仁,建言献策助政务之稳。功绩卓着,远同侪,特破格任命为‘御前侍读’,准其参与政务讨论、列席核心朝会、草拟医疗民生议案,享从三品俸禄,赐御前行走令牌一面,钦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兰跪在阶下,听着圣旨中“参与政务讨论”“草拟医疗民生议案”的内容,指尖触到冰冷的金砖,却觉心头滚烫——从雍正元年穿越成包衣奴才之女,到如今成为清代位参与政务的女性御前侍读,这一路的艰辛与坚持,终是换来了打破桎梏的机会。她俯身叩,声音坚定:“臣江兰,谢皇上恩典!必当竭尽所能,助新政、安民生,不负皇上所托!”
圣旨宣读完毕,胤禛特准江兰当日便随驾回养心殿,参与次政务讨论。暖阁内,张廷玉、李卫、鄂尔泰已等候在旁,案上摆着“西北军营医疗配套”“明年地方护理分坊扩展计划”两份议案。
“坐吧。”胤禛指了指御座旁的椅子——这是之前只有军机大臣才能坐的位置,如今却为江兰破例。江兰谢过后坐下,目光落在议案上,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却很快镇定下来——这些议题,她都在护理坊的实践中接触过,并非全然陌生。
“今日议西北军营医疗配套,”胤禛开门见山,“岳钟琪将军奏报,西北冬季寒冷,伤兵康复率下降,需加设‘军营护理站’,却缺资金与人员,众卿有何看法?”
户部尚书先言:“回皇上,今年西北军费已预算,若再加设护理站,恐难拨款,不如暂缓。”
李卫却摇头:“暂缓不得!伤兵康复率下降,会影响战力,反而会增加军费开支。臣以为,可从地方赋税结余中抽调部分资金,再让江诰命从护理坊派讲师,既省钱又管用。”
众人目光顿时集中到江兰身上。江兰定了定神,起身回道:“回皇上,臣有三策可解西北军营医疗之困:其一,资金方面,护理坊与药农合作的防冻膏、防疮膏,可按成本价供应军营,比药商低三成,每月能省银两百两;其二,人员方面,可从凉州分坊选拔优秀学员,再培训军营士兵为‘兼职护理员’,既不用增派人手,又能让士兵互帮互助;其三,配套方面,在军营旁设‘草药园’,种艾草、蒲公英等易活草药,可自给自足,减少药材运输成本。”
她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凉州分坊士兵护理培训记录”,递给胤禛:“臣已在凉州试过‘士兵兼职护理员’之法,培训十日即可上岗,伤兵康复率提升两成,岳将军曾在奏报中提及。”
胤禛翻看记录,见上面详细标注着“培训内容”“康复数据”,不由笑道:“此三策既省资金,又易落地,比单纯拨款更周全。江兰,你这御前侍读,果然没白任。”
张廷玉也点头:“江侍读懂护理、知军营,所提之策皆贴合实际,比臣等只从政务角度考虑更细致。有你参与,医疗民生议案定能更完善。”
次政务讨论持续了一个时辰,江兰不仅在西北军营议题上建言,还在“明年地方护理分坊扩展计划”中,提出“按新政赋税改革进度设分坊——赋税收缴率高的州县,优先设分坊,以护理促民生、以民生稳赋税”的建议,被胤禛当场采纳。
离开养心殿时,夕阳正落在宫墙上,给朱红色的宫墙镀上一层金边。苏培盛笑着递来“御前行走令牌”——令牌是象牙做的,刻着“江兰”二字和龙纹,凭此令牌可随时出入养心殿、军机处。“江侍读,皇上今日格外高兴,说您是‘政务中的护理专家,护理中的政务能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