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清我是雍正 > 第92章 护理坊扩展到地方(第2页)

第92章 护理坊扩展到地方(第2页)

兖州分坊选在灾后重建的流民安置点旁,小莲带着团队到的时候,安置点里挤满了人,不少流民咳嗽、烧,孩子们更是面黄肌瘦。兖州知府亲自来接,眼里满是急切:“小莲姑娘,您可来了!流民多,传染病眼看着要蔓延,俺们都快急死了。”

小莲没耽误,立刻带着学员展开工作:先在分坊门口搭了“消毒棚”,教流民用艾草蒲公英水洗手;再在安置点里贴《传染病防治手册》的“防疫要诀”,用红笔标着“勤洗手、不扎堆、喝开水”;最后开了“义诊室”,给烧、咳嗽的流民看病,免费治疗风寒的草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流民张婶,女儿着高烧,之前找了个游医,喝了药也不管用。小莲给孩子量体温(用江兰教的“体温测量法”,用手摸额头对比体温表),又用温水擦孩子的身子,再喂了些草药水。半夜,孩子的烧退了,张婶抱着孩子跪在分坊门口哭:“小莲姑娘,您救了俺闺女的命!俺给您磕头了!”

小莲连忙扶起她:“大婶,别这样,俺们就是来帮你们的。往后你们有啥不舒服,就来分坊,俺们都给你们看。”

兖州分坊最累的是“防疫宣传”——流民多不识字,小莲就带着学员用“情景剧”演示:一个学员扮演“不洗手的流民”,一个扮演“生病的人”,演示“不洗手会生病”;再扮演“勤洗手的流民”,演示“不生病”。流民们看得明白,渐渐都养成了勤洗手、喝开水的习惯。

灾后的安置点缺干净水,小莲便带着学员和流民一起挖井,在井边搭了“过滤棚”,教大家用细布过滤井水,再烧开了喝。知府看着干净的井水,笑着说:“小莲姑娘,您不仅会护理,还会解决民生难题,真是难得!”他立刻给胤禛递折子,请求在山东其他灾区也设护理分坊。

三个分坊落地时,都遇到过难题,可江兰早教了团队“化解法子”——用耐心和实效说话。

苏州分坊刚开时,有乡绅来找茬,说“护理坊抢了医馆的生意”,要把分坊赶走。玲儿没急着吵,只是请乡绅去分坊看:工匠们免费涂药膏,穷苦人免费学护理,医馆的生意不仅没少,反而多了——因为护理坊治不好的重病,会推荐去医馆。乡绅看着分坊里忙碌的场景,又去医馆问了问,终是服了:“玲儿姑娘,您这是真为百姓好,俺之前错了。”

凉州分坊遇到过“物资短缺”——羊毛布不够用,钱贵便带着学员去附近的牧民家,教牧民怎么煮羊毛布,用牧民的羊毛布换草药,既解决了物资问题,又和牧民处好了关系。牧民们说:“钱大哥是好人,俺们愿意跟他合作。”

兖州分坊遇到过“学员招募难”——流民怕学护理没出路,小莲便跟知府商量,让学会护理的流民去分坊当学徒,每月给补贴,学好了留分坊当护理员。流民李二,之前靠乞讨过活,学了护理后,成了分坊的学徒,每月能赚二百文,他笑着说:“俺现在能养活自己了,还能帮别人,真是托了护理坊的福!”

江兰每隔十天就会收到分坊的信,信里写着分坊的情况:苏州分坊的防疮药膏不够用了,凉州分坊的士兵送了粮食,兖州分坊的流民学会了防疫。她会根据信里的需求,及时调物资、派支援,确保分坊能正常运转。

三个分坊运行一个月后,成效渐渐显出来:

苏州漕运的工匠疮病率下降了八成,工期比预期快了十五日;凉州士兵的冻伤复率从三成降到一成,百姓的冻伤也少了;兖州流民的传染病病率从四成降到五成,安置点里再也没出现大规模生病的情况。

地方百姓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感谢护理坊:苏州的工匠们凑钱给分坊送了块“护工神”的木牌;凉州的百姓给分坊送了羊毛毯,说“冬天冷,给你们暖暖身子”;兖州的流民给分坊送了自己种的蔬菜,说“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

更让江兰意外的是,“活菩萨”的称号,从地方传到了京城。苏州知府的折子上写着“玲儿姑娘被百姓称为‘活菩萨’,护理坊门庭若市”;凉州将军的奏报里说“钱贵团队获‘暖冬活菩萨’之称,军民皆赞”;兖州知府的信里写着“小莲姑娘是流民的‘救命活菩萨’,百姓每日都去分坊致谢”。

胤禛在早朝时,拿着这些折子,对众臣说:“江兰的护理坊,在地方生根芽,救百姓于疾苦,获‘活菩萨’之称,这是对大清民生的最大贡献。朕打算让江兰在更多州县设分坊,让全国百姓都能享受到护理服务。”

众臣纷纷附议,张廷玉躬身道:“江诰命以护理之术惠泽地方,既稳民生,又助新政,实乃大清之幸!”

江兰收到分坊的消息时,正在护理坊整理“地方分坊成果册”——上面贴着苏州分坊的木牌照片、凉州分坊的羊毛毯、兖州分坊的蔬菜,还有百姓们写的感谢信。春桃抱着刚收到的地方奏请,笑着说:“姑娘,又有十五个州县来奏请设分坊,连江南的江宁、西北的甘州都来了!”

江丫蛋跑进来,手里拿着《护理学报》的最新样刊:“姐姐,这期学报登了三个分坊的案例,周院判说‘这是护理坊走向全国的开始’!”

江兰看着成果册,心里满是踏实。护理坊扩展到地方,不仅是事业的升级,更是她从“京城护理推动者”向“全国民生守护者”转变的关键一步。从包衣之女到四品诰命,从京城护理坊到地方分坊,她走的每一步,都紧扣“民生”二字——用现代知识解决清代百姓的难题,用护理之术守护新政的根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刻的苏州分坊,玲儿正带着学员教工匠们“夏季防中暑法”;凉州分坊,钱贵正和士兵们一起修分坊的窗户;兖州分坊,小莲正带着流民一起种蔬菜。夕阳落在三个分坊的“护民护理坊”木牌上,朱红色的“护民”二字,在光下格外温暖。

江兰站在护理坊的窗前,看着京城的晚霞,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护理坊扩展到地方只是开始——未来,她将带着更多分坊,走进江南的水乡、西北的草原、山东的田野,让护理知识传遍全国,让百姓都能享受到“安康”的生活。这不仅是她的“卷王之路”,更是她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中,最具民生温度、最显实干力量的一笔。

而养心殿内,胤禛正看着江兰呈上来的“全国分坊规划图”,图上用红笔标着已设的三个分坊,用蓝笔标着待设的二十个州县。他笑着对苏培盛说:“江兰这丫头,总能给朕惊喜。有她的护理坊在,新政的民生根基,只会越来越稳。”

苏培盛躬身回道:“皇上圣明!江诰命不仅有本事,更有民心,这‘活菩萨’的称号,就是百姓对她最大的认可。”

夜色渐浓,护理坊的灯还亮着。江兰和春桃、江丫蛋一起,修订“地方分坊推广方案”,计划在江南多设漕运护理分坊,在西北多建军营护理分坊,在山东多设灾后护理分坊。灯光下,她们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的不仅是规划,更是对百姓安康的承诺,对新政稳固的期盼,也是一个穿越者,在清代土地上,为时代变革铺就的又一条坚实道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