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清我是雍正 > 第319章 胤祥的 军功章(第1页)

第319章 胤祥的 军功章(第1页)

雍正三十二年秋的京城,金风送爽,永定门内的大街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两侧的老槐树缀着金黄的叶子,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层碎金。天还没亮,街面已挤满了百姓,有提着竹篮的妇人,有扛着锄头的农夫,还有穿着长衫的学子——今日是胤祥班师回朝的日子,平定准噶尔的大军,要从这道门入城,受万民朝拜。

人群中,两队身着青布短打的身影格外醒目。江大宝正领着瑞祥号的伙计们,在街边摆起茶水摊,粗瓷碗码得整整齐齐,木桶里的热茶冒着白雾。他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又核对了一遍手里的账簿:“城西的粮铺刚送了五十斤小米粥,分去城门口两桶,剩下的留在这儿,给老人孩子先垫垫肚子。”旁边的江小宝则拿着木尺,指挥着伙计们将“欢迎定北侯班师”的木牌固定在树干上,木牌上的字是他亲笔写的,笔锋遒劲,墨色鲜亮,引得路过的文人驻足称赞。

“大宝、小宝,歇会儿喝口茶?”江老实拄着拐杖走过来,身后跟着穿京营校尉服的江石头。江石头拍了拍大宝的肩,目光里满是赞许:“去年科布多暴雪,你带着驼队送玉米种,冻得嘴唇裂了都没喊苦,如今迎师又把茶水、木牌这些事办得妥妥帖帖,真是能挑大梁了。”大宝挠了挠头,目光望向城门方向:“都是姑母教的,她说‘做事要顾着人心’,将士们打仗辛苦,百姓们等得也急,咱们多准备些茶水,让大家都舒坦些。”

辰时三刻,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起初是零星的几声,渐渐变得密集,像闷雷滚过地面。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伸长脖子往城门方向望——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绣着“胤”字的杏黄旗,旗角在风里猎猎作响;接着是两队骑兵,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枪上的红缨整齐地晃动;再往后,是推着粮草车、药材箱的后勤队伍,车辕上还挂着小小的兰花纹标记——那是瑞祥号运输物资的记号,去年科布多的粮草、药材,就是靠着这些车,冲破暴雪送过去的。

胤祥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上,身披金色铠甲,腰间系着胤禛亲赐的“定北侯”印绶,铠甲上还沾着些许草原的尘土,却丝毫不减英气。他的目光扫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江大宝——去年在科布多,这个年轻人抱着账本冲进军帐,冻得脸通红,却执意要先点清玉米种的数量,生怕少了一粒影响军屯。

“江管事,别来无恙?”胤祥勒住马,朝着大宝的方向朗声问道。大宝连忙放下手里的茶碗,拱手回道:“托王爷的福,一切安好!如今科布多军屯的玉米已收了第一季,亩产六百斤,将士们都说是托了您和姑母的福。”百姓们听了,纷纷欢呼起来,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连城门楼上的守军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午后的皇宫,庆功宴的宴会厅早已布置妥当。殿内悬挂着明黄色的宫灯,灯穗上缀着珍珠,晃出细碎的光;桌上摆着青瓷餐具,碟子里盛着江南运来的鲜鱼、科布多军屯的玉米糕,还有西域的葡萄、哈密瓜,琳琅满目。受邀的大臣们陆续到场,张廷玉、马齐穿着绣仙鹤的朝服坐在前排,不时低声交谈;江兰穿着一身淡紫色布袍,领口绣着朵极小的兰花纹,是江王氏特意给她做的,既素雅又不失庄重,她身旁的秋杏也已不是当年那个怯生生的小医工,如今穿着兰馨医馆的浅绿制服,胸前别着“总医工”的银牌,正低声跟江兰说:“边疆分院刚传信来,最后一批准噶尔牧民也完成了牛痘接种,没出现一例不良反应,医帐里的药材还够用到明年春天。”

江兰点点头,目光掠过殿末的席位——江大宝和江小宝正坐在那里,身姿挺拔,手里捧着茶杯,既不局促也不张扬。小宝察觉到姑母的目光,悄悄抬了抬手,比了个“一切安好”的手势。江兰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想起去年小宝为了赶制雪地靴的图样,在瑞祥号的作坊里熬了三个通宵,手指被炭笔磨出了茧子,如今他能坐在皇宫的庆功宴上,也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未时整,太监高声唱喏:“皇上驾到——”殿内群臣立刻起身,躬身行礼。胤禛穿着明黄色龙袍,在太监的簇拥下走进殿内,龙靴踩在金砖上,出清脆的声响。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胤祥身上,语气里满是欣慰:“此次平定准噶尔,胤祥将军率军浴血奋战,大败噶尔丹策零,保我大清边疆安定,此乃不世之功!今日设宴,便是要为你,为所有将士庆功!”

群臣齐声附和,纷纷举杯:“皇上万岁!大将军万岁!”胤祥站起身,双手举杯回敬,声音洪亮如钟:“谢皇上!此战能胜,非臣一人之功——多亏了将士们奋勇杀敌,张廷玉大人在朝中统筹粮草调度,马齐大人为军饷奔走,更要感谢一位功臣,若没有她的粮草与药材,若没有她的那些救命法子,臣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打不赢这场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群臣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江兰。马齐捋着胡须,微微点头——他还记得去年腊月,户部尚书急得团团转,说科布多的粮草最多撑十日,是江兰拿着分段运输的图纸冲进户部,详细算了从甘肃、宁夏调粮的路线,连每个驿站需要多少暖棚、多少雪橇都算得一清二楚,最后才解了燃眉之急。

胤祥放下酒杯,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张叠得整齐的粗纸,纸上的字迹是江兰的小楷,用红炭圈着科布多的地形图,西麓的位置标着“设暗哨三队,防偷袭”,旁注“每哨配雪地靴两双、辣椒水十斤”。“诸位请看,”胤祥举起图纸,“去年准噶尔假意求和,实则想趁夜偷袭西麓,是江姑娘传信来,不仅指出了偷袭的缺口,还教臣让士兵穿雪地靴、备辣椒水,既防了冻伤,又能应对夜袭。后来准噶尔果然来犯,被咱们打了个措手不及,缴获的密信,跟江姑娘预判的一模一样。”

他又从侍从手里拿过一双旧雪地靴,靴底的干草已有些磨损,鞋面的桐油却还泛着光:“这双靴子,是江姑娘改良的。去年科布多冻伤疫情爆,将士们连马都骑不了,是江姑娘教大家用干草垫鞋底、桐油涂鞋面,还煮了辣椒水给将士们泡脚。当时有个叫李二柱的士兵,脚趾冻得黑,用了江姑娘的法子,不到十日就好了,后来还在决战中斩了准噶尔的小领。”

最后,胤祥拿起一个粗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止血草和消炎的草药:“这是江姑娘让兰馨医馆准备的‘急救包’,每个士兵出征前都带了一包。决战时,有个叫赵虎的老兵,胸口被箭射穿,就是靠这包里的止血草止住了血,撑到医帐获救。如今赵虎已退伍,在张家口的康复营教其他伤兵编竹篮,日子过得很安稳。”

胤祥重新举起酒杯,一步步走到江兰面前,目光里满是真诚:“江姑娘,此战能胜,你才是真正的功臣。这杯,臣敬你!若没有你连夜画的粮草路线图,若没有你改良的雪地靴,若没有你配的急救包,将士们撑不到决战,科布多也守不住。”

江兰站起身,双手举杯,脸上带着坦然的微笑:“王爷过誉了。粮草能冲破暴雪送到,是大宝带着伙计们赶骆驼,连走三夜没合眼;雪地靴能赶制出来,是瑞祥号的皮匠们日夜不休,手指被针扎破了也没停;急救包能送到每个士兵手里,是秋杏带着医工们打包到深夜——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的功劳,该归这些踏实做事的人。”

“不,”胤祥打断她,语气坚定,“若没有你定方向、想办法,就算有再多伙计、皮匠,也成不了事。去年暴雪封路,是你第一个想到找牧民借雪橇;冻伤疫情爆,是你第一个想到用辣椒水活血;战后热蔓延,是你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亲自去隔离区查看——这些,都是你一个人的远见,臣和将士们都记在心里。”

江兰看着胤祥真诚的眼神,忽然想起去年在科布多的那个雪夜。当时粮草刚到,她和胤祥站在粮草堆前,看着士兵们围着热汤碗欢呼,胤祥当时就说:“江姑娘,你这法子,救了咱们所有人的命。”如今在庆功宴上,他又一一细数这些细节,这份记挂,让她心里暖暖的。

她轻轻碰了碰胤祥的酒杯,清脆的碰撞声在殿内回荡:“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愿我大清边疆永固,将士们再无征战之苦,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却仿佛有千言万语在眼神中交汇——那些一起应对暴雪的日夜,那些为了士兵安危的争论,那些看到军屯丰收时的欣慰,都藏在这一笑里。张廷玉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对身旁的马齐说:“历来打仗,只重前线军功,却轻后勤之力。如今胤祥将军能这般认可江姑娘的功劳,江姑娘又能不居功自傲,这般君臣相得、将辅相契,真是我大清之幸啊。”

胤禛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得好!江兰不仅有远见、有本事,还能培养出大宝、小宝、秋杏这样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他看向殿末的大宝和小宝,“你们兄弟去年冒雪送粮,今年又把迎师之事办得妥帖,朕赏你们每人五十两银子,瑞祥号京郊分铺免次年商税!”大宝和小宝连忙起身谢恩,声音响亮,引得群臣纷纷侧目——谁也没想到,这两个年轻的瑞祥号管事,竟是江兰一手培养出来的后辈。

宴至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殿窗,洒在金砖上,映出暖融融的光。胤祥送江兰出宫时,正好遇到前来接江兰的大宝、小宝和秋杏。小宝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递到胤祥面前:“王爷,这是科布多军屯新收的玉米磨的粉,姑母说您爱吃粗粮,让我们带来给您尝尝。这粉是用今年的新玉米磨的,比去年的更细腻,熬粥、做糕都好吃。”

胤祥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的玉米面洁白细腻,还带着淡淡的玉米香。他忍不住笑道:“好,好!明年春天,朕定要去科布多看看军屯的景象,看看江姑娘和你们这些年轻人,把边疆治理成了什么模样。”江兰笑着接话:“王爷若去,臣定让军屯的将士们煮玉米粥招待您,再请您看看惠民铺的新布,都是牧民们喜欢的花色。”

几人站在宫门外,晚风拂过,带着槐树叶的清香。江兰看着身旁的秋杏,看着面前的大宝、小宝,又看着眼前的胤祥,心里满是踏实——她从一个包衣丫头走到今天,不仅为大清安定了边疆,还培养出了能独当一面的后辈,往后就算她不在边疆,这些人也能把民生、医疗、军需的事办得妥帖。

远处的街道上,百姓们还在欢呼,灯火渐渐亮起,映照着京城的繁华。江兰知道,胤祥的军功章里,有她的一份;而她的这份努力里,也藏着无数人的汗水与信任。往后,她会继续带着这份默契与责任,为大清的安定,为百姓的幸福,继续走下去,做一个真正的时代变革者,做大清边疆最坚实的后盾。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