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后的晚膳,仁贵妃特意摆在了暖阁。
烛火温融,食器精致,我们几人围桌而坐,我想她如此安排,是想借这份刻意营造的家常暖意,拉近些规矩礼数带来的疏离。
席间无人多言,连碗筷的碰撞都显得格外轻柔。
焕儿扒拉着碗里莹白的米饭,忽然抬起头,乌溜溜的眼睛望向仁贵妃,声音清脆地打破了寂静:
“母亲,昨天那个妹妹,为什么一口就把整个包子塞进嘴里呀?她家里……平日没有米饭吃吗?”
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
我看见仁贵妃执筷的手一顿,她缓缓放下银箸,指尖微微颤抖,显然没有料到焕儿会无心说出这样的话。
这番童言稚语,成功地吸引了北冥君王的注意。
他目光转向焕儿,语气里带着一丝被勾起的好奇:“哦?焕儿说的小妹妹,是谁啊?”
仁贵妃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小心翼翼,反而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陛下,”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焕儿说的是昨日……臣妾并没有去西山马场,而是带他们去了城西难民棚。”
北冥皇帝握着酒杯的手顿住了,眼底那片惯常的迷雾似乎被这句话刺穿了一丝缝隙。
仁贵妃看着他,身体微微颤抖,但声音反而愈低沉,她像在叙述一个沉重得无法承受的梦魇。
她描述起那个蜷缩在断墙下、紧攥血衣的老妇,描述起独臂老人如何用牙齿咬着麻绳修补家当,描述起孩子们围上来时,那十几只高高举起、沾满泥污的小手。
“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接到包子就整个塞进嘴里,噎得满脸通红,咳嗽得撕心裂肺……臣妾当时想,她定是饿得太久,怕慢了半分,这唯一的食物就会被抢走,或是……现只是个幻影。”
她的声音哽咽了一下,目光却紧紧系住北冥君王游移的视线。
“陛下,那孩子咽下包子后,对她弟弟说的第一句话是‘快吃,吃了就不饿了’,可一个包子,怎么能不饿呢?那不过是骗骗肚子,更是骗骗自己还能活下去的……谎话。”
“哐当——”
北冥皇帝手中的白玉杯跌落在桌上,醇厚的酒液泼洒出来,浸染了明黄的桌布,像一道猝不及防的伤口。
他怔怔地看着那片狼藉,又仿佛透过这片狼藉,看到了仁贵妃口中那个人间地狱。
他脸上那层隔绝了现实、麻木已久的面具,终于在血脉至亲的童言与身边人泣血的真相面前,被硬生生撕开了一道裂痕。
酒杯落地的声响让仁贵妃肩头一颤,但她随即紧紧攥住掌心,深吸一口气,迎向北冥皇帝震惊的目光。
“陛下,”她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哑,却异常清晰,“臣妾今日……又去了伤兵营。”
她看到皇帝瞳孔猛地一缩,却不给他逃避的机会,语加快,仿佛要将所见景象尽数倾吐:
“营中伤药早已告罄,军医只能用沸水煮过的布条草草包扎,伤处溃烂的恶臭……隔着十步远都闻得见。
一个不过十六七岁的小兵,高烧中一直喊着‘娘,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