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寒门骄女巧当家全文免费阅读 > 第43章 巧布棋局脱樊笼(第1页)

第43章 巧布棋局脱樊笼(第1页)

灶房里的火苗噼啪跳了两下,春织盯着李媒婆靛青衫子消失在月夜里,指腹轻轻蹭过小桃冰凉的手背。

小桃的指甲盖还泛着青白,那是被李大壮抓着往墙上撞时留下的淤痕——前日她逃到福兴里时,后颈还沾着半块带血的碎瓷片。

姐,我怕。小桃的声音像被风吹散的棉絮。

春织把她冰凉的手塞进自己袖筒。

养母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站着活时,掌心也是这样的温度。

那时她十二岁,蹲在土灶前给养母煎药,药汁溅在腕上烫出泡,可她不敢哭,怕养母心疼。

后来她站在田埂上和叔伯争田契,站在米行掌柜面前谈饼子价钱,才明白得先给人递个由头——就像现在,得给李大壮递块甜饼,他才会张着嘴自己撞进网里。

小桃,明儿我让李媒婆带话。春织凑到她耳边,就说我愿出十两银子,赎你自由身。

小桃猛地抬头,眼尾的泪珠子砸在春织手背上:那是我三年做牛做马的血钱!

他他连我卖进窑子都只开八两!

所以他才会信。春织摸出块晒干的橘子皮,塞给小桃嚼着压惊,李大壮那号人,见着银子眼睛比狼还绿。

他要是肯签断亲契,咱们就当众立据;要是不肯她望着灶膛里跃动的火舌,总得让他把吃下去的脏东西吐出来。

院外传来霍砚轻叩窗棂的声响。

春织掀开窗,月光落进他肩头,沾着松针的气息——他刚从青溪山回来,袖管还带着晨露打湿的凉意。

张伯那边有信了。霍砚把个油纸包放在灶台上,是山货铺新到的桂圆干,他查了县衙的婚契底册,小桃的童养媳文书是李大壮他爹找村里老秀才伪造的。

按律,没官媒画押的婚书不作数。

春织捏着桂圆干的手顿了顿。

前儿她让吴二牛送了半筐腌黄瓜给义庄,张伯收礼时拍着胸脯说小织丫头的事就是义庄的事,原是早有打算。

她望着霍砚眼底的青黑,知道他这两日天不亮就往县里跑,找书吏查底档,托老军头打听律例——就像那年她在田里晕倒,他背着她翻了三座山找郎中医治,衣襟都被汗水浸透,却只说山风凉,得快点。

明儿巳时,村祠堂。春织把桂圆干分给小桃两颗,我让李媒婆传话,要当众立契。

王婆子和刘五爷会来作见证——王婶的孙子在县学当书童,刘叔的儿子是里正的远房侄子,有他们在,李大壮不敢撒野。

霍砚从怀里摸出个铜哨,放在春织手心里:我在祠堂后老槐树上布了人,要是有变,吹这个。他的指腹擦过她虎口的薄茧,那是揉面时磨出来的,我就在附近。

第二日辰时三刻,祠堂外的老槐树下围了一圈人。

春织站在青石板上,身后是王婆子的粗布围裙角——她特意让王婆子站在显眼处,好让围观的村民都看见。

李大壮踹开祠堂门进来时,腰间的铜酒壶撞得叮当响,脸红得像刚灌了半坛烧刀子。

十两银子呢?他拍着供桌,震得香炉里的香灰簌簌往下掉,先拿来我看看!

急什么。春织掀开随身带的蓝布包,十两银锭码得整整齐齐,在日光下泛着冷光,立了断亲契,银子就是你的。

可这契得写明白——小桃不是你李家的人,往后生老病死,一概无关。

刘五爷摸了摸胡子:我这儿有笔墨,织丫头说怎么写,我来抄。

李大壮盯着银锭,喉结动了动。

他伸手去抓笔,却被春织按住手腕:得让官媒盖印。她朝祠堂门口扬了扬下巴,张伯说县上的官媒晌午到,咱们等会儿。

等就等!李大壮一屁股坐在供凳上,踢了脚边上的石墩,反正银子跑不了!

日头爬到头顶时,祠堂外传来脚步声。

张伯穿着青布直裰走进来,身后跟着个穿灰布衫的中年男子,腰间挂着块木牌,刻着二字。

春织眼尾微跳——霍砚说张伯只找了官媒,没说会惊动巡检。

李大壮,你可知罪?张伯把一卷黄纸拍在供桌上,这是县衙存档的婚契,小桃的名字根本没登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