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县衙门口,百姓欢呼未散,春织却已悄然退至人群之后。
她望着霍砚站在石阶前的身影,心中一片清明。
“这一战打得漂亮。”她说这话时,并非为了庆祝,而是为了下一场仗做准备。
果然不出所料,翌日一早,州府便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原与周御史勾结的几家大商行掌柜连夜收拾细软逃亡,更有甚者闭门歇业,生怕被牵连进去。
而那些曾与福兴里合作、但心存疑虑的商户,则纷纷遣人打探消息,既怕得罪官府,又怕断了供货,左右为难。
春织早有准备。
她命人在青溪村口张贴告示:“福兴里照常供货,信誉不变,若有延误,三倍赔偿。”
这八个字一出,整个州府都安静了片刻。
紧接着,她亲自写了数封书信,送往州府新上任的通判、仓曹及几位平日交好的大铺掌柜,以“庆贺清官明察”为名,设宴于福兴里在州府新开的酒肆“福来楼”。
请帖一到,众人皆知:这是林春织要稳人心。
霍砚则趁势动身前往州府兵营统领处送货。
他手中提着两坛辣酱,说是军粮样品。
实则是春织特意嘱咐:“送去给统领尝尝,咱们的辣酱不是毒药,是军爷们打仗都能带着走的干粮。”
那统领是个老军伍出身,试吃之后大加赞赏,当场拍板:“以后咱们兵营就认你家的货。”
霍砚顺势提出设立专属供应通道,统领也爽快应下:“只要你们能按时保质,咱们每年都要!”
此事谈妥,霍砚心头一松。
回程路上,他想起昨夜春织对他说的话:“这场局,我们不能只靠官司赢,还得让所有人看到我们有价值。”
他低头看着马背上装满辣酱的箱子,嘴角微微扬起。
福来楼内,宾朋满座。
州府通判姓李,刚从京城调来,年不过四十,眉眼精明。
仓曹王大人则是本地老人,掌管仓储多年,为人圆滑,善于周旋。
其余几位大铺掌柜,也都是一方豪商,在地方颇有影响力。
宴会伊始,春织并未急着谈生意,而是亲自端上一盘由辣酱制成的菜肴,请诸位试吃。
“各位大人、掌柜辛苦奔波而来,民妇不敢怠慢。今日这桌菜,都是用我福兴里的辣酱入味,还请品尝一二。”
她语气柔和,眼神却透着笃定。
士兵当场试吃,几轮下来无一人不适。众人才真正放下心来。
“原来传言不实,倒是冤枉了贵坊。”王仓曹笑着举杯,“林娘子真是好手段,不仅翻了案,还稳住了局面。”
春织轻轻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多谢大人夸奖。只是福兴里靠的是手艺和良心,若真有毒,也不至于撑到今日。”
席间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有人开始询问供货事宜,有人谈及未来合作,还有人试探地问:“若朝廷将来真的征用军粮,不知林娘子可愿承接?”
春织尚未回答,便听一道低沉声音响起:“我家娘子做的辣酱,早就够格当军粮用了。”
说话的是霍砚。
他一身猎户打扮,腰间挂着短刀,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