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神情平静,仿佛这场风波从未生。
傍晚时分,一切准备完毕。
锅巴装在红漆大盘中,色泽金黄,薄如蝉翼;甜米酒盛于瓷碗,清香扑鼻。
春织端详片刻,轻轻点头。
“明日,便是见证这一刻的时候。”
夜色再度降临,乌云压顶,雷声未止。
而在这座寒门小院中,灯火通明,灶火不熄。
风雨欲来,但她已准备好迎接。
祭典当日,青溪村张灯结彩,香火缭绕,灶王庙前早早就摆起了长桌。
各家各户携老带幼前来赴宴,只为尝一口林家久负盛名的五福糯米饭。
春织一身素衣,站在厨房与厅堂之间,神情沉静,目光如炬。
她早已将焦饭煎成了金黄酥脆的锅巴,再配以温润回甘的甜米酒,端的是色香味俱全。
“林丫头呢?”陈道人拄着拐杖,边走边问,“这饭可还做得出来?”
张叔忙上前:“来了来了!今儿她换了做法,说是‘黄金脆’。”
众人纷纷围上,只见红漆大盘中,那锅巴如琥珀般透亮,入口即碎,香气扑鼻。
陈道人拈起一片,放进嘴里一嚼,顿时眼睛一亮。
“妙啊!”他拍案而起,“焦饭也能做出这般滋味,当真巧手无双!此物清香爽口,可称‘黄金脆’!”
此话一出,众人皆动容。
孩子们抢着去夹,大人们也忍不住尝了一块,纷纷赞不绝口。
“我年轻时吃过一次,竟就是这般滋味!”张叔激动得直拍大腿,“林丫头,你爹在天之灵,一定为你骄傲!”
赵家儿媳翠娘坐在角落,脸上强作镇定,心里却翻江倒海。
原以为这次能让林春织难堪,哪知她竟化腐朽为神奇,反而赢来满堂喝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媒婆躲在人群后头,脸色白。
她本是奉命行事,却没想到春织竟能转危为安,还因此名声更盛。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春织走上前,声音清亮:“今日既是灶王祭典,我便献上一点心得——如何用剩饭、边角料做美味点心,既省粮又添味。”
此言一出,众人都竖起了耳朵。
张叔更是喜笑颜开:“好哇!咱们村里谁家没点剩饭?要是能学了这个手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说罢,春织便当场演示,从焦饭到锅巴,再到甜米酒的搭配,条理分明,手法娴熟。
围观村民无不点头称赞,甚至有人当场掏出纸笔记录。
赵家儿媳见状,心中懊恼不已,却不敢表露半分怯意,只能咬紧嘴唇,默默退场。
李媒婆趁乱欲溜,却被守在一旁的霍砚一把拦住。
“想跑?”霍砚语气低沉,眼神冷冽,“你是受谁指使?”
李媒婆支吾半天,最终低声嘟囔:“是……是赵家太太的意思。”
霍砚眉头紧锁,却没有立刻作,只是放她离开。
夜幕缓缓降临,灯火渐次点亮小院。
春织坐在厨房一角,望着桌上剩下的几片锅巴,若有所思。
良久,她突然开口:“霍砚,你觉得赵家背后的人……会不会就是当年害我爹的那只手?”
霍砚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我们得查下去。”
风从窗外吹进,卷起几缕炊烟,也搅动了这片原本平静的寒门小院。
而春织的心,已然开始酝酿下一步的棋局。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巧妇理家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