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不知道的是,山门外,一位身披风尘的少年骑马而至,腰间挂着一枚银质虎符,眼神锐利如鹰。
他,是凤家的人。
而这场宴,也许,正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春织设宴答谢乡邻,山寨张灯结彩,十里八乡的百姓皆受邀而来。
春织亲自下厨,系上围裙,将早已备好的百种食材一一入锅,熬煮那口寓意深远的“百味汤锅”。
锅中百味交融,香气扑鼻,仿佛整个山寨都被这一锅热汤温暖了心肠。
席间众人举杯畅饮,谈笑风生。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闹,老人则坐在长桌旁,一边喝着温热的老酒,一边感慨林家这些年来的变化。
“林家有女,胜过男儿!”一位老汉拍着大腿,眼角笑出了泪花,“当年谁不说是养个外姓人拖累家门,如今啊,咱们都得仰仗她一口热锅活命!”
“可不是嘛!”另一位妇人连连点头,“我家孩子病时是她送的药,我老伴摔伤也是她寻的郎中。要我说,‘福兴里’这匾额,就该挂一辈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织听闻这些话,只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她知道,今日之热闹,不是因她一人之力,而是大家齐心协力,才换来这份烟火安乐。
夜幕降临,宴会渐散,人群陆续归去。
月光洒落山寨,清辉如水,映照出满地银霜。
春织缓步登上山寨后山的高台,这里是她与霍砚常来的地方,视野开阔,可俯瞰全村灯火。
她一身素衣,丝随风轻扬,目光温柔却坚定。
霍砚跟在她身后,脚步沉稳。
他站在她身边,望向远处,低声道:“你今天,谢的是他们,还是你自己?”
春织转头看他,眸光微动:“你说呢?”
他沉默片刻,轻轻笑了:“你心里,从来不只是想谢谁。你是想告诉所有人——我们林家,不是靠谁施舍,是我们自己,把日子过成了模样。”
她眼底泛起一丝笑意,声音柔和:“若命运再来叩门,你会陪我一起守住这口热锅吗?”
霍砚毫不犹豫地握住她的手,掌心温厚,语气坚定:“这一生,我只愿陪你,守一口热锅,过一世烟火。”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山林深处的一缕笛音。
那笛声悠远绵长,似古调新曲,又似旧梦重燃。
歌声隐约传来:
>“林家有女,巧手理家;
>霍家有郎,忠义传家……”
春织怔了一瞬,眉心微蹙。
她从未听过这曲子,却莫名觉得熟悉,像是某种尘封的记忆被唤醒。
她抬眸望向远方,心中忽生一股异样的悸动。
霍砚察觉她神色变化,低声问:“怎么了?”
她摇头,却未言语,只是望着那片幽深的山林,眼神渐渐凝重起来。
那一夜,她在床上辗转难眠。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床前,她盯着屋顶的横梁,耳边仍回响着那奇异的歌谣。
直到夜半,她终是起身披衣,提灯而出。
祠堂,是林家最安静的地方,也是她心底最隐秘的一角。
她不知道为何会往那里走,只知道,那笛声和那句歌词,似乎在指引她寻找什么。
灯笼摇曳,光影斑驳,她一步步走进祠堂,推开了尘封已久的木门。
烛火跳动之间,她的目光落在供桌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旧盒上。
她缓缓伸手,打开了它。
一本泛黄的手抄诗集静静地躺在其中,封面已褪色模糊,但依稀可见几个墨字:《林氏遗书》。
她的心,忽然紧了一下。
而就在她翻开第一页时,一阵夜风吹来,吹动纸页,也吹醒了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秘密。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巧妇理家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