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破晓时分在线阅读 > 第147章 白玫瑰下的阴影(第1页)

第147章 白玫瑰下的阴影(第1页)

微型化学释放装置的现,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灯,虽然光线微弱,却清晰地照出了“烛龙”一条重要的行动路径。敌人不再仅仅依赖水源或空气的大范围播散,而是采取了更精准、更具潜伏性的“种子”策略。

魏若来立即调整部署,将调查重点转向全市的钟表行、皮具店、饰品店乃至维修铺等可能接触并改装日常物品的场所。同时,对近期所有因“突性精神异常”就诊的病例,增加了对其随身物品的隐秘检测流程。

一张细密的筛查大网悄然撒开。军管会调动了便衣人员、基层治安力量以及展起来的可靠群众眼线,对重点区域进行摸排。顾魏所在的医疗小组则负责提供技术支撑,快检测送来的可疑物品。

调查指向了位于闸北区的一家名为“永准时”的老牌钟表行。根据多名出现异常症状者或其家属回忆,他们都曾在症状出现前一周左右,在这家钟表行修理过钟表或购买过手表。行动队对“永准时”进行了秘密监控。

监控现,钟表行的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男人,技术娴熟,邻里口碑不错。但他有一个习惯,每隔两天的傍晚打烊后,会去附近一家花店购买一支白玫瑰,然后独自前往离钟表行不远的一个小公园,将白玫瑰放在一个固定的、没有刻字的石凳上,停留片刻后离开。

白玫瑰!这个与林雪梅墓前以及信号射器旁出现的相同意象,让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

“那个石凳,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死信箱,或者是一种仪式性的标记。”魏若来判断,“暂时不要动钟表行老板,盯死他,尤其是他放置和取走白玫瑰的过程,看看谁来接头的。”

然而,连续三天的监视,只看到钟表行老板放下白玫瑰,却从未见到有人来取。那支白玫瑰就那样在石凳上静静待上一夜,直至枯萎,第二天清晨被清洁工扫走。

“他们在用这种方式确认安全?”李同志有些疑惑,“还是说,这只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或警示?”

“也可能是一种心理战术,让我们疑神疑鬼。”顾魏提出另一种可能,“陈教授擅长这种带有象征意义的挑衅。他在告诉我们,他无处不在,连我们查到的线索,都可能在他的注视之下。”

第四天傍晚,情况生了变化。钟表行老板照常放下白玫瑰离开后不久,一个戴着帽子、穿着工装、看不清面目的身影快步走到石凳边,没有停留,只是看似随意地用手拂过石凳表面,那支白玫瑰就不见了踪影。动作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跟上他!”负责现场指挥的李同志立刻下令。

便衣队员悄然尾随那个工装身影。此人警惕性极高,专挑小巷子穿行,不断变换路线,显然是在反跟踪。跟踪队员经验丰富,利用多人交替和远程观察,勉强没有跟丢。

最终,那个工装身影闪进了苏州河边一栋废弃的纺织厂仓库。

“目标进入三号废弃仓库!请求指示!”队员汇报。

“包围仓库!动作要快,小心陷阱!”魏若来在指挥部下达命令。

特别行动队迅出动,将废弃仓库围得水泄不通。突击小组利用夜色掩护,突入仓库内部。

仓库里堆满了生锈的纺织机和废料,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灰尘。突击小组搜索良久,只在仓库角落现了一套被丢弃的工装和帽子,以及……另一支被仔细放置在一台破旧机器上的白玫瑰。

人,已经不见了。

“有暗道!”队员很快现了一个被杂物巧妙掩盖的地下通道入口。通道通向苏州河畔的一个排水口,那里显然可以搭乘小船迅离开。

又一次,在眼皮底下被对方溜走。只留下了那套衣服和那支仿佛带着嘲讽意味的白玫瑰。

“他们对我们行动规律和反应度非常了解。”魏若来面色阴沉,“内部通讯和行动部署,必须再次升级保密级别。”

虽然人没抓到,但“永准时”钟表行这条线已经暴露。行动队当即决定收网,逮捕了钟表行老板。

审讯室内,钟表行老板起初还试图狡辩,声称自己只是受人钱财,替人放置白玫瑰,其他一概不知。但当审讯人员拿出在他店铺后院地下悄悄挖掘出的、藏匿的数十个尚未投放的微型化学释放装置时,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他交代,自己是被一个自称“园丁”的人展下线的。“园丁”许诺给他重金,并威胁他若不同意,他远在外地的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他的任务就是根据“园丁”提供的名单和物品,利用修理钟表的机会,将微型装置植入目标的物品中,并定期在公园石凳放置白玫瑰作为“一切正常”的信号。他从未见过“园丁”的真面目,所有指令都是通过死信箱传递。

“名单在哪里?”审讯员厉声问。

“每次……每次都是和微型装置一起,放在死信箱里。我按名单找人,完成后名单就地销毁。”钟表行老板颤抖着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死信箱位置?”

“就……就是公园那个石凳下面,有一块松动的砖块。”

行动队立刻去查看了石凳,果然在下面找到了一个隐蔽的空隙,但里面空空如也。显然,那个取走白玫瑰的工装身影,也同时取走了可能存在的新指令或新名单。

钟表行老板的落网,切断了一条重要的化学物质投放渠道,但也打草惊蛇,让“烛龙”更加警惕。

与此同时,对异常电磁信号的监测仍在继续。技术小组改进了算法,试图从海量信号中更快地识别出那种特殊脉冲。顾魏则带领医疗小组,加紧对“心锁”防护技术的实用化研究。

他们尝试将顾魏血液中可能起作用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与其他安神定志的中草药精华结合,制作成小型的香囊或浸泡成防护药水。初步测试表明,这些物品虽然效果远不如直接使用顾魏血液制作的安神香,但佩戴或接触后,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实验室中神经元细胞对异常信号的敏感反应。

“这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被动的、初级的防护手段,给一线行动人员或者关键岗位的同志配备。”顾魏向魏若来汇报,“虽然不能完全免疫,但可能降低被控制的概率和程度。”

魏若来同意了这一方案,批试制的防护香囊被秘密分给了一些高风险岗位的人员。

就在钟表行老板被捕后的第五天,技术监测小组终于取得了突破。他们成功预测了一次信号脉冲可能出现的区域和时间——基于之前几次事件数据的分析,他们现信号射似乎存在着某种不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关联性。

预测区域是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附近,时间则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