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破晓时分歌词什么意思 > 第146章 神经战场(第1页)

第146章 神经战场(第1页)

菜市场和公交车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去,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在上海的空气中弥漫。虽然官方消息被严格控制,但流言蜚语仍如同暗流般在坊间悄悄传播,人心浮动。

魏若来主持的紧急会议上,气氛凝重。他将两起事件初步调查结果以及顾魏的推测向核心人员进行了通报。

“如果顾医生的判断成立,这意味着‘烛龙’的攻击方式已经升级。”魏若来的手指敲打着桌面,出沉闷的声响,“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通过水源、货币或特定场所进行物理层面的毒素攻击,而是开始尝试直接干预人的神经系统,制造混乱和恐慌。这种手段更隐蔽,更难追踪源头,也更容易引社会性的恐惧。”

李同志补充道:“我们对两名肇事者的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他们社会关系简单,没有明显共同点,也没有现与已知‘烛龙’成员有任何直接关联。袭击似乎是随机的,这更可怕。”

“随机性意味着无差别攻击,也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预判特定目标来进行防御。”一位负责公共安全的干部眉头紧锁,“难道他们要像撒胡椒面一样,随机挑选倒霉蛋来制造恐怖?”

顾魏站起身,走到临时架起的黑板前,用粉笔画出了简单的示意图:“我认为,这并非完全随机。根据我父亲笔记中提到的‘生物电信号共鸣’假设,以及两名肇事者都出现过的头痛、耳鸣前兆,我推测,‘烛龙’可能掌握了一种方法,能够通过某种外部设备或载体,射特定的电磁波或信号,这种信号与他们预先植入或通过其他方式让人体吸收的微量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从而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诱目标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失控行为。”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这更像是一种前期测试。他们在验证信号与化学物质的匹配度,测试不同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阈值,优化他们的‘控制’技术。菜市场和公交车,可能只是他们选择的‘试验场’。”

这个推论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脊背凉。如果“烛龙”真的掌握了这种技术,哪怕只是初级阶段,其潜在威胁也是毁灭性的。想象一下,如果关键岗位的人员——交通调度、电力工人、甚至执法人员——在关键时刻被突然“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找到他们的信号射源,或者阻断这种化学物质的传播!”李同志急切地说。

“难点就在这里。”顾魏放下粉笔,“化学物质微量且可能代谢迅,难以大规模筛查。信号射源则可能非常隐蔽,甚至可能是移动的。而且,我们不确定他们的‘控制’范围有多大,精准度有多高。”

魏若来沉默片刻,做出了决策:“多管齐下。第一,立刻组织技术力量,尝试监测城市范围内异常的、可能影响生物电的电磁信号,重点排查医院、研究所、电台、大型工厂等可能拥有相关设备的区域,以及所有近期新增的、不明用途的无线电器材。第二,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对近期因突性精神异常就诊的病例进行秘密排查和样本采集,寻找共性。第三,顾魏,你牵头成立一个医疗技术小组,集中研究你父亲和林雪梅留下的相关笔记,尤其是关于‘钥匙’和‘生物电信号’的部分,看能否找到干扰或阻断这种控制的方法。第四,对外情报网加大力度,搜寻任何与‘神经控制’、‘生物电武器’相关的国际研究动态或黑市交易线索,追查陈志航可能的技术来源。”

命令迅下达,一部庞大的国家机器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高效运转起来。

顾魏带领的医疗技术小组,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到对顾清源和林雪梅遗留资料的研究中。他们将那些泛黄的纸页一页页扫描、放大、分析,试图从复杂的化学式、实验记录和那些看似随手的批注中,拼凑出完整的技术拼图。

数日的埋头苦研,结合对最新事件中采集样本的分析,他们终于有了一些关键现。

先,他们确认了在两名肇事者体内现的微量化学物质,是一种经过复杂修饰的神经递质类似物,它本身不具备强烈毒性,但能够极大地提高神经元对特定频段电磁信号的敏感度。这印证了“化学物质+信号触”的猜想。

其次,在林雪梅的一份早期实验设想草稿中,他们找到了一段被重重划掉又写上的话:“……若以‘心锁’为钥,或可定向屏蔽异常共鸣,然‘心锁’之制,需极高生物个体特异性,难于复制……”

“心锁?”顾魏反复琢磨这个词。这似乎是一种针对性的防护概念。而“极高生物个体特异性”,让他再次联想到了母亲留下的、需要自己血脉才能激活的解毒传承。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他将注意力转向母亲留下的遗物——几本看似寻常的医书和一本手抄的药方集。之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毒药方的配置上。此刻,他带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尤其关注那些与安神、定惊、调节心脉相关的方剂和注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一页记录着某种古老安神香的配方旁,他现母亲用极细的笔迹写下了一段偈语般的话:“……神扰于外,守于内。心火为引,血脉为媒,可筑灵台,不染尘埃。”

“神扰于外”——不正是指外部的精神干扰或控制吗?

“守于内”、“筑灵台”——则像是构建内在的防御。

“心火为引,血脉为媒”——这与他激活解毒剂时,需要自身血液作为药引的感觉何其相似!

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顾魏脑中形成:母亲传承下来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套解毒体系,更可能是一种基于特殊血脉的、内在精神防护(或者说,对特定神经干扰的免疫力)的激方法!所谓的“心锁”,或许就是指这种通过特定方法激活的、内在的、稳定的神经防御状态!

他立刻尝试根据母亲的笔记和自身的体会,调整了安神香的配方,并加入了自己的一滴血液作为“药引”,在实验室密闭环境下点燃。

奇异的现象生了。当香烟袅袅升起时,旁边培养皿中那些接触了新型化学物质、正处于活跃状态的神经元细胞,其异常的电信号活动竟然出现了明显的平复趋势!而同样环境下,没有加入顾魏血液的安神香,则效果微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