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六年(年)的上海,物价一日三涨,法币贬值如瀑。魏若来就任央行行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
清晨的央行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各部门主管面色凝重。魏若来站在挂着大幅经济走势图的墙前,手中的教鞭点在一路飙升的物价曲线上。
这个月的米价又涨了三成。民生银行总经理擦着汗,再这样下去,市民连粥都喝不起了。
魏若来转向外汇管理局局长:黑市美元汇率多少了?
一比十二万。局长声音低沉,而且还在涨。
会议室陷入沉默。窗外传来游行群众的呐喊声,要求政府平抑物价。顾魏作为特邀医疗顾问列席会议,注意到魏若来握笔的手指因用力而白。
立即启动特别平准基金。魏若来终于开口,先从粮食和煤炭开始干预。
这个决定引争议。财政部的代表立即反对:魏行长,平准基金所剩无几,应该留到更关键的时刻。
现在就是最关键时刻。魏若来语气坚定,如果连基本生活物资都保障不了,谈何金融稳定?
会后,魏若来独自在办公室研究数据。顾魏推门进来,将一包还温热的生煎放在桌上。
先吃点东西。
魏若来揉了揉太阳穴:我刚刚收到消息,又有一批粮食在运输途中被扣了。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起。看似普通的民事纠纷,背后却透着蹊跷。顾魏展开一张上海地图,在上面标注了几个点:
被扣粮食都集中在这些码头,而且都是在即将运往平价粮店的前夜出事。
魏若来眼神一凛:有人在故意制造粮荒。
当晚,魏若来带着特别行动组突查了最大的扣粮码头。在账房里,他们现了伪造的提货单和与黑市粮商的资金往来记录。
金环蛇换了个打法。阿文清点着证据,从金融投机转向物资垄断。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在码头上现了军用物资——几箱美制炸药。
他们想制造更大的混乱。魏若来立即下令加强全市粮仓守卫。
第二天,魏若来在行政院会议上汇报了这一现。但出乎意料,某些官员对此反应冷淡。
魏行长是否过于敏感了?一位资深委员慢条斯理地说,现在时局动荡,出现些投机倒把也是难免的。
魏若来强压怒火:如果连粮食安全都不能保证,政权何以立足?
这句话让会场气氛顿时紧张。会后,顾魏在走廊上听到两个官员低声交谈:
这个魏若来,太不知进退了。
听说他还在查共党分子?
顾魏心中一惊。他知道魏若来最近确实在调查一些与组织有牵连的地下党,但这属于机密任务。
当晚,魏若来在回家途中遭遇袭击。幸亏阿文机警,及时现了埋伏的枪手。
他们的手段越来越下作了。顾魏为魏若来处理手臂上的擦伤,声音带着颤抖。
魏若来却显得异常平静:这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
他展开一张名单,上面是最近异常活跃的几个商行:这些都在大量囤积粮食,而且资金来路不明。
要查封吗?
不,放长线钓大鱼。魏若来眼神深邃,我要看看,最后能钓出什么人来。
三天后的深夜,魏若来接到紧急报告:江北粮仓起火。等他赶到现场时,仓库已经烧成废墟。
看守全部遇难。消防队长汇报,是人为纵火。
魏若来在废墟中现了一个烧变形的徽章——金环蛇的标志。
第二天,上海米价应声暴涨。恐慌的市民开始抢购物资,多家粮店被洗劫一空。行政院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气氛凝重。
必须立即平抑物价!
哪来的钱?国库早就空了!
争吵声中,魏若来默默展开一份计划书:我建议行粮食公债。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这个提议太大胆——在物价飞涨时行公债,简直是天方夜谭。
公债以实物粮食为保证,面额与大米价格挂钩。魏若来解释,这样既能筹集资金,又能稳定粮价。
经过激烈讨论,这个方案获得通过。但实施过程困难重重,最大的阻力来自各大银行。
没有人会买这种公债。华商银行董事长直言不讳,现在谁还相信政府的信用?
魏若来没有争辩,而是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拿出全部积蓄,第一个认购了公债。
这个举动经报纸报道后,在上海引起轰动。更让人意外的是,几天后顾魏也将自己的积蓄全部认购了公债。
你没必要魏若来心情复杂。
顾魏微笑:我相信你。
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爱国商人也开始认购。公债行出现转机。
然而,组织的反击来得更快。一夜之间,市面上出现大量伪造公债,黑市上公债价格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