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电影破晓时分讲的什么 > 第140章 倒计时开始(第1页)

第140章 倒计时开始(第1页)

陆明实验室的现让整个行动组进入高度戒备。日志中提到的样本号具有水溶性,一旦投入供水系统,将在二十四小时内蔓延全城。

立即加强所有水厂安保。魏若来在紧急会议上部署,重点监控取水口和净化车间。

顾魏则在实验室加紧分析样本号的成分。这种新型毒素巧妙地融合了植物碱和合成化合物,使得常规检测方法很难现。

看这个分子结构。顾魏指着显微镜成像,它在遇到氯离子时会暂时失活,但进入人体后又会恢复毒性。

这意味着常规的水厂消毒流程无法消除这种威胁。

技术科对陆明的通讯记录进行溯源,现他最近频繁联系郊区的一家化工厂。突击检查时,工厂负责人交代,他们最近确实接到一笔特殊订单,要求生产一种水处理剂。

订单是谁下的?

是个姓陈的教授,说是大学实验室要用。

调查现,这位陈教授在上海医科大学任教,专攻生物化学。更巧合的是,他曾经是顾清源的学生。

顾魏立即翻出父亲的教学相册,果然找到了陈教授年轻时的照片。照片背面,顾清源用红笔标注:天赋过人,心术待察。

父亲早就怀疑过他。顾魏说。

魏若来带人赶到医科大学时,陈教授的实验室已经人去楼空。实验台上留着半杯咖啡,电脑硬盘被拆除,但垃圾桶里有一张被撕碎的字条。

技术科复原字条后,上面只有一个时间:子时三刻,和一个坐标。坐标指向黄浦江上的一艘货轮。

声东击西。魏若来立即明白,水厂是幌子,他们真正的目标在水源上游。

货轮沪航o号此时正停泊在吴淞口。海关记录显示,这艘船今早刚装载了一批工业原料,目的地是南京。

水上特警队连夜出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队员们悄无声息地登上货轮。在底舱,他们找到了数十个密封钢瓶,里面正是样本号。

差一点就让他们得手了。李同志看着这些钢瓶,心有余悸。

但顾魏在检查时现一个问题:钢瓶的数量与化工厂的生产记录对不上,少了整整三桶。

审讯船员得知,昨天傍晚有一艘小船接走了部分。接货的人戴着口罩,但有个明显特征——左手只有四根手指。

四指人魏若来想起什么,立即调阅档案。

果然,在之前粮票造假案的卷宗里,提到过一个左手缺一指的嫌疑人。当时以为他只是个小角色,现在想来可能是核心成员之一。

与此同时,顾魏在研究样本号时有了意外现。这种毒素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下会出荧光,可以用这个方法追踪流失的那三桶毒素。

全城开始秘密排查。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紫外线消毒设备都被临时征用,组成一个监测网络。

第二天晚上,监测点在十六铺码头的一个仓库现异常荧光反应。突击队赶到时,正好撞见几个工人往卡车上搬运钢瓶。

激战中,一个钢瓶被流弹击中破裂。淡黄色的液体汩汩流出,在月光下闪着诡异的光。

退后!顾魏大喊,气体也有毒!

他迅取出随身携带的中和剂喷洒,但剂量太小,无法完全中和泄漏的毒素。

第一批接触到毒气的队员开始出现症状:视力模糊,肌肉痉挛。顾魏指挥大家向上风口撤离,同时呼叫防化支援。

必须堵住泄漏点!魏若来抓起防毒面具就要上前。

来不及了。顾魏拉住他,看风向!

夜风正朝着居民区方向吹去。按照这个度,不到半小时毒气就会波及附近的棚户区。

顾魏突然想到父亲笔记里的一个应急方法:用燃烧来分解毒素。但这种方法风险极大,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可能会引爆炸。

让我来。顾魏抢过防化队员的喷火器,我熟悉这种毒素的分解温度。

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顾魏走向泄漏的钢瓶。他调整喷火器,让火焰保持特定的蓝色。毒气在高温中出嘶嘶声响,慢慢分解成无害的白烟。

当最后一个钢瓶被安全处理时,顾魏瘫坐在地。防毒面具下,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你疯了!魏若来扶住他,万一爆炸

不会的。顾魏虚弱地笑笑,父亲记载过分解点是度

回到指挥所,审讯有了新进展。被抓获的工人交代,他们原本计划明天在市中心的三个人流密集处同时释放毒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