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破晓时分原唱是谁 > 第142章 沪上白玫瑰(第2页)

第142章 沪上白玫瑰(第2页)

“这会不会也是一个陷阱?”顾魏担忧地问,“故意引我们去查那场火灾?”

“可能性很大。”魏若来点头,“但即便是陷阱,我们也得踩进去。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直接与他相关的线索。我会安排人秘密调查那场火灾的卷宗和幸存者,同时加强你身边的安保。他既然主动联系你,说明你已经成了他重点‘关注’的目标。”

顾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我明白。我会小心。”

魏若来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顾魏,我们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罪犯,更是一个被仇恨吞噬的疯子。他所有的行动,都带有一种偏执的仪式感。祭奠林雪梅,清算旧账,完成‘涅盘’……他是在执行一套他自己设定的程序。我们要做的,就是打断这套程序,在他造成更大破坏之前。”

就在报纸事件生的第二天,香港方面传来了关于林雪松的消息。经过多方查找,终于确定了林雪松在香港的住址和基本情况。他改名林守诚,经营着一家不大的书店,生活平静,几乎不与内地来往。

“需要派人接触吗?”负责联络的同志请示。

魏若来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要直接接触。陈教授能在上海如此神通广大,难保在香港没有眼线。先进行远距离观察,了解他的生活规律、交往人群,评估他的安全状况和可能的态度。我们需要一个最稳妥的时机和方式与他取得联系。”

他有一种预感,林雪松这把钥匙,一旦使用不当,不仅可能打不开锁,反而会引不可预知的后果。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但平静之下暗流汹涌。对那场旧工厂火灾的调查有了初步结果:当年的火灾报告确实存在诸多疑点,起火点莫名巧妙,而且火灾生后,有目击者称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出现,但后续调查不了了之。更重要的是,档案显示,那家工厂的一名技术主管,在火灾前曾与陈志航有过数次接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切都指向了陈教授与火灾的关联,印证了报纸上那句“清算”的含义。

与此同时,监视林雪松(林守诚)的同志传回消息:林守诚生活极其规律,书店、家两点一线,几乎不参加社交活动。但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注意——每周三晚上,他都会去一家位于僻静街角的咖啡馆,独自坐上一两个小时,像是在等人,但从未有人赴约。

“像是在缅怀什么……”顾魏听到这个描述后,想起了林雪梅墓前永不缺席的白玫瑰。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魏若来思考着,“在不直接惊动他的情况下,传递一个信息。”

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在下一次周三晚上,林守诚常去的那家咖啡馆,一位“偶然”出现的客人(我方人员),“不小心”将一本包着书皮的书遗落在了他旁边的座位上。书皮是特制的,内侧用极淡的、需要特定角度才能看清的笔迹,写着一行字:

“沪上白玫瑰,可曾凋零?”

这句话,隐晦地指向了上海墓园中有人祭奠林雪梅的事实,既是试探,也是传递一个来自故乡的、与林雪梅相关的信号。

行动顺利执行。据观察员汇报,林守诚现书内的字迹后,拿着书的手明显颤抖了一下,他环顾四周,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随后匆匆结账离开,连那本书也带走了。

“他收到了信息,而且反应很大。”魏若来判断,“这说明,‘白玫瑰’对他有特殊意义,他也很可能知道祭奠者的存在,甚至知道那是陈教授。”

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林守诚会如何回应这个突如其来的、打破他平静生活的信号。

三天后的傍晚,顾魏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港式口音:

“我是林雪松……我姐姐的日记,真的在你们手里?”

顾魏心中一凛,稳住心神回答:“是的,林先生。日记最后一页提到,她希望有人能阻止这场疯狂。”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只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最终,林雪松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疲惫:

“我手里……有一些姐姐去世前寄给我的东西。我一直不敢看,也不敢丢……我想,是时候交给该交给的人了。”

他同意在一个他指定的、他认为安全的香港地点,与顾魏和魏若来派出的代表见面。

挂断电话,顾魏和魏若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希望。林雪梅留下的,会是什么?是更多关于“涅盘计划”的内幕,还是陈教授早期活动的证据?抑或是……其他能彻底改变当前局势的关键?

复仇的种子在二十年前埋下,如今已枝蔓丛生。而拨开这丛生荆棘,寻找真相与光明之路,依然漫长且布满危机。但至少,他们又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远在香港的林雪松,或许就是点亮下一段黑暗路程的那盏灯。

喜欢顾魏,破晓时相见请大家收藏:dududu顾魏,破晓时相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