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雷霆之威
子夜时分,珩王府地下密室。
沈清璃手持烛台,独自站在密道入口处,心跳如擂鼓。距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她紧握袖中的匕,既期待又警惕。
密道深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沈清璃屏住呼吸,烛光摇曳中,一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
“王爷!”看清来人的面容,沈清璃忍不住轻呼出声,眼中瞬间涌上热意。
萧景珩快步上前,将她拥入怀中:“清璃,我回来了。”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却让沈清璃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你没事就好,”沈清璃抬头仔细打量他,“北疆之行究竟生了什么?为何这么久没有消息?”
萧景珩眼神一暗:“我们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太子与北狄勾结,假传军情引我前往黑风谷,在那里设下埋伏。”
“那你是如何脱身的?”
“多亏你派墨影前来报信。”萧景珩握紧她的手,“我接到消息后,将计就计,假意中伏,实则暗中调查太子与北狄勾结的证据。”
沈清璃恍然大悟:“所以你一直隐而不,是为了收集证据?”
萧景珩点头:“不仅如此,我还查清了顾晏舟通敌叛国的全部罪证。此次回京,就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是如今京中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沈清璃忧心忡忡,“我被皇上软禁在府,你在朝中的势力大多被架空,太子与二皇子联手,安亲王等人又上书要求废黜我的王妃之位”
萧景珩冷笑:“跳梁小丑,不足为惧。明日早朝,我便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作玩火自焚。”
“你已有对策?”
萧景珩从怀中取出一本密册:“这是太子与北狄往来的密信抄本,以及顾晏舟收受北狄贿赂的账册。明日,我将当朝呈给父皇。”
沈清璃翻阅密册,越看越是心惊。这些证据若公之于众,太子与顾晏舟必死无疑。
“只是”她忽然想到什么,“皇上对王爷本就猜忌,若此时揭太子,皇上会不会认为王爷是为了夺嫡而构陷兄长?”
萧景珩赞赏地看着她:“你思虑周全。不过放心,我早已安排妥当。明日朝堂上,自有证人出面作证。”
二人密谈至凌晨,萧景珩才悄然离去。
次日清晨,养心殿早朝。
沈清璃虽被软禁在府,却坐立难安,时刻关注着宫中的消息。
“王妃,王爷已入宫上朝了。”老管家前来禀报,“朝中大臣几乎到齐,连告病多日的安亲王也来了。”
沈清璃点头,心中忐忑。今日朝会,将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养心殿内,气氛肃穆。
皇上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下方群臣:“众卿有事启奏?”
顾晏舟率先出列:“陛下,臣有本奏。珩亲王王妃沈氏,身世不明,德行有亏,不堪为亲王正妃。恳请陛下废黜其位,以正视听。”
安亲王随即附和:“老臣附议。皇室血脉,不容混淆。沈氏既为养女,就当自请下堂,以免玷污皇室清誉。”
几位宗室老臣纷纷表态支持,朝堂上一时间对沈清璃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太子与二皇子交换了一个得意的眼神,显然对此局面乐见其成。
萧景珩冷眼旁观,直到众人议论稍歇,才缓步出列:“父皇,儿臣有本奏。”
皇上看向他:“讲。”
“儿臣要弹劾太子萧景宏勾结北狄、通敌叛国;弹劾礼部侍郎顾晏舟收受北狄贿赂、泄露军机;弹劾安亲王结党营私、构陷忠良!”
萧景珩话音一落,满朝哗然。
太子脸色大变:“五弟!你休要血口喷人!”
顾晏舟更是面色惨白:“珩亲王!朝堂之上,岂容你信口雌黄!”
皇上眉头紧锁:“景珩,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指控太子通敌,可是重罪!”
萧景珩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密册:“儿臣有确凿证据。此乃太子与北狄二王子的往来密信抄本,以及顾晏舟收受北狄贿赂的账册。请父皇过目。”
内侍接过密册,呈给皇上。
皇上翻阅密册,面色越来越沉。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上的反应。
“砰”的一声,皇上将密册重重摔在御案上:“景宏!这作何解释!”
太子扑通跪地:“父皇明鉴!这定是五弟构陷儿臣!儿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顾晏舟也急忙跪倒:“陛下!臣冤枉!这定是珩亲王伪造证据,意图铲除异己!”
萧景珩冷笑:“伪造?那就请证人上前作证吧。”
他拍了拍手,殿外立刻押上一人。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太子府的长史赵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