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新的蓝图
晨光初露,萧景珩的书房内已坐满了人。长案上摊开着一张巨大的边境地图,周围围坐着他的核心幕僚——年过五旬的老臣李文渊、刚过而立的新科状元张明远、掌管户部多年的周尚书,以及几位边关老将。
诸位请看,萧景珩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几处要道,这是本王初步拟定的互市地点,选在离西戎部落三十里处的平凉川。
李文渊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吟道:王爷选址颇有深意。平凉川地势开阔,易守难攻,且水源充足,确是设立互市的良选。只是
李老但说无妨。
只是离西戎太近,若他们突然难,商队恐难以及时撤离。
一位满脸刀疤的将领粗声道:李大人多虑了!有我们边军驻守,西戎蛮子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萧景珩抬手制止了争执:安全问题确实需要慎重。不知诸位可有两全之策?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沈清璃端着茶点走了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袭淡青色衣裙,间只别着一支玉簪,素净却不失威仪。
妾身听闻诸位大人一早便在此议事,特备了些茶点。
李文渊等人连忙起身行礼:参见王妃。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沈清璃微笑着将茶点放在一旁的几案上,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桌上的地图,王爷与诸位大人可是在商议互市选址之事?
萧景珩点头:正是。李老担心平凉川离西戎太近,安全难保。
沈清璃走近地图,仔细察看片刻,轻声道:妾身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妃但说无妨。
既然担心一处互市不安全,何不设立多处互市,互为犄角?沈清璃纤指轻点地图,比如在平凉川、白马川、青沙湾三地同时设立互市,形成三角之势。一旦某处遇袭,另外两处可迅支援。
张明远眼睛一亮:三角互守!妙啊!如此一来,不仅安全无忧,还能方便不同地区的商队,减少他们的行程。
李文渊却皱眉道:王妃此计虽妙,但设立三处互市,所需兵力、官员都要增加三倍,朝廷恐怕难以负担。
沈清璃从容应对:李老所虑极是。但若我们改变思路,不必每处都派驻重兵,而是设立流动巡查队,在三处互市之间定期巡逻,便可大大节省兵力。
流动巡查?一位将领疑惑道,若是马贼突然来袭,巡查队未必能及时赶到。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预警系统。沈清璃取过纸笔,简单画了个示意图,在互市周围设立了望塔,配备烽火台。一旦有警,立即燃烟示警。巡查队见到信号,可迅驰援。
萧景珩眼中闪过激赏:了望塔还可兼做驿站,供商队歇脚,一举两得。
沈清璃点头: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互市中设立统一的货栈和钱庄。商队可将货物寄存货栈,凭票据交易,不必携带大量货物和银钱往返,既安全又便捷。
周尚书听得入神,忍不住问:王妃所说的钱庄,可是类似当铺?
有些相似,但功能更多。沈清璃解释道,商队可将银钱存入钱庄,换取银票。凭银票可在各互市钱庄支取银钱,也可直接用于交易。如此可避免携带大量银钱的风险。
张明远拍案叫绝:妙!实在是妙!如此一来,商队只需轻装简从,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李文渊却仍有顾虑:此法虽好,但银票易伪造,若有人制作假银票,该如何防范?
沈清璃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李老请看,这是妾身设计的防伪银票。采用特殊纸张,加盖官印,且每张银票都有独一编号。钱庄会记录每张银票的流向,一旦现假票,可立即追查来源。
众人传阅图纸,只见上面绘制的银票设计精巧,防伪措施多达七重,不禁啧啧称奇。
萧景珩看着沈清璃,眼中满是骄傲:清璃,这些想法,你是从何而来?
沈清璃谦逊地垂下眼帘:不过是平日打理家中产业时的一些心得罢了。
会议持续到午时,沈清璃提出的多项建议都被详细讨论,并纳入互市计划之中。
送走幕僚后,萧景珩执起沈清璃的手:今日多亏有你。那些老臣向来固执,若非你的提议实在精妙,他们绝不会轻易接受。
沈清璃轻笑:新思想与旧制度碰撞,难免会有阻力。但只要利于国计民生,终会被接受的。
三日后,萧景珩将修订后的互市计划呈报皇上。
养心殿内,皇上仔细翻阅着计划书,越看越是惊讶。
三角互市、流动巡查、银票制度这些都是谁的想法?
萧景珩如实回禀:多是清璃的主意。
皇上挑眉:哦?她一个女子,竟有如此见识?
清璃聪慧,且善于经营。这些建议都是她根据经商经验提出的。
皇上沉吟片刻,忽然问:景珩,你可知这份计划若真能实施,将给大周带来何等变化?
儿臣略知一二。边境安定,贸易繁荣,国库充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止如此。皇上目光深远,更重要的是,这将改变大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兵戈相向,到互通有无。若真能实现,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