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上名帖,言明是平羌校尉董卓举荐的医者前来为老将军诊治,门房不敢怠慢,很快便有管事模样的人出来,将三人引入府内。
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处僻静院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一位身着素雅深衣、头戴珠翠、年约四十余岁的妇人迎了出来。
“董公亲自前来,妾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妇人声音温和,她先向董君雅微微一福,目光随即落在华哥儿与黄昭身上,带着一丝期盼。“这二位,想必便是董校尉举荐的神医了?”
董君雅拱手还礼,“夫人客气了,正是。这位是华旉华先生,医术精湛。这位是董昭,亦通晓些玄理祛邪之法。仲颖心系老将军安危,特请他二人前来,或可略尽绵力。”
“有劳董校尉如此挂念,妾身代夫君先行谢过。”皇甫夫人眼中掠过一丝慰藉。
“董校尉是夫君最为倚重的臂膀,他极力举荐的人,定非寻常。二位先生,快请随妾身入内。”
一行人穿过回廊,刚到院门,一个略显倨傲苍老的声音便从里面传来:
“夫人,又是何人前来?将军之疾乃邪祟深入,非比寻常,元气大伤,最忌反复惊扰。老夫以秘传参术之法固本培元,方才稳住一丝生机,若再让些不明底细之人妄加诊视,乱了气机,如何是好!”
话音未落,一位身着绸衫、须灰白、面色红润的老者手持一柄玉骨拂尘,踱步而出,恰好挡在院门处。
他目光扫过华哥儿与黄昭,见二人一个年轻文弱,一个虽挺拔却似武人多于医者,脸上轻蔑之色毫不掩饰。
皇甫夫人连忙斡旋,语气带着敬重:“姜老先生,您辛苦了。这两位是董卓校尉荐来的医者,华先生与董先生。”
她又转向黄昭二人介绍道:“这位是姜岷姜老先生,乃我陇西杏林泰斗,德高望重。这些时日,全赖姜老先生妙手回春,竭力为夫君调理稳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岷矜持地捋了捋胡须,目光在二人身上一扫:“哦?两位小友也是医者?不知师从何门?研的是《百草》还是《内经》?可知皇甫将军此刻虚不受补,用药如履薄冰,一味药之差便可能万劫不复?”他语带考较,姿态极高。
华哥儿不卑不亢地拱手一礼:“晚辈华旉,不敢妄称师承名门。所学甚杂,不过是多年来行走四方,搜集民间验方,融汇百家之长,略通些治病救人的皮毛罢了。”
姜岷从鼻腔里出一声极轻的嗤笑,拂尘一摆:“呵!原来是……江湖游医的野路子。”
皇甫夫人见双方言辞间隐有火药味,连忙温言缓颊:“诸位先生皆是为救治夫君而来,心意一般无二。此刻治病要紧,还望暂且搁置争议,先以病者为重。”
她语气恳切的请求,目光中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势。
姜岷冷哼一声,拂袖侧身,算是让开了通路。华哥儿面色不变,微微颔。
黄昭亦按下心头微澜,紧随其后。
众人踏入内室,只见皇甫规平卧于榻上,面色蜡黄,双目紧闭,唇色泛着不祥的青紫,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若非胸口尚有极其微弱的起伏,几与死人无异。一股沉暮死气笼罩其周身。
令人惊异的是,榻边还端坐着一位年约三十有余、身着青色官袍、头戴进贤冠的文士。
他双眸微闭,面容儒雅沉静,双手平稳地置于膝上,周身萦绕着一股无形却磅礴的气息,温润而刚直,这气息雄厚的竟凝结成一道实质的屏障,将弥漫在空气中的阴冷邪气阻隔在外,使得榻周尺许之地维持着一丝微弱的生机。
喜欢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请大家收藏:dududu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