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双娇传金盏剧照 > 第101章 权作磐石压心绪(第3页)

第101章 权作磐石压心绪(第3页)

想起未出阁时,她最爱绣梅花,因为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想起刚成亲那会儿,陈青岩俸禄微薄,她常绣些帕子香囊贴补家用。

后来官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她却再也不必碰针线了。现在想来,那段锦衣玉食的日子,反倒不如从前清贫时来得心安。

“夫人。”陈福提着灯笼进来,“都打点好了。绣庄初六开张,程先生介绍的那几家绸缎商,答应先赊给我们料子。”

王氏点头:“辛苦你了。过了年,你就回老家吧,这些银子足够你养老了。”

陈福愣住:“夫人要赶老奴走?”

“不是赶你走。”王氏温和地说,“陈家已经这样了,没必要拖着你。你儿子不是在老家开了间茶铺?正好去享享清福。”

陈福老泪纵横:“可是夫人和少爷小姐”

“我们能照顾好自己。”王氏微笑,“这些天我想明白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送走陈福,王氏继续绣花。窗外传来零星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就要来了。

她绣的是一株青松,松下有一块磐石。这是她从《诗经》里得的灵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金银会散尽,富贵如浮云。唯有这颗心,要像磐石般坚定,不为外物所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月十五,上元节。

王氏的“清心绣庄”开张半月,生意竟出乎意料地好。她绣的香囊帕子,因做工精细,寓意高雅,很受文人雅士喜爱。

这日程子砚来访,带来一个消息:赵侍郎因牵扯盐引案,已被停职查办。

“听说在他府上搜出一个账本,牵连甚广。”程子砚压低声音,“这次怕是难逃一劫。”

王氏正在绣一架屏风,闻言针尖一顿,在指尖刺出一个小小的血珠。

她想起去年元宵,赵侍郎夫人来府上做客,对她那支南海珠金簪赞不绝口。当时赵夫人说:“妹妹真是好福气,陈大人这般疼你。”

如今想来,那羡慕的语气里,何尝没有几分嫉妒?

“嫂夫人?”程子砚关切地问。

王氏摇摇头:“都是过去的事了。”

她继续绣屏风。这是一幅《岁寒三友图》,松竹梅相依相伴,在风雪中屹立不倒。

程子砚静静看她绣花,忽然道:“嫂夫人变了许多。”

“哦?”

“从前的你,像温室里的牡丹;现在的你,倒像这雪中的寒梅。”

王氏微微一笑:“牡丹虽好,却经不起风雨。倒是寒梅,越是天寒地冻,越是清香扑鼻。”

傍晚送走程子砚,王氏现他留下一个锦盒。里面是那支南海珠金簪,还有一张字条:

“物归原主。望嫂夫人永葆此心,如磐石坚定。”

王氏握着金簪,百感交集。曾经她视若珍宝的东西,如今看来,不过是身外之物。

她叫来承志,把金簪递给他:“收好,这是你爹留给我们最后的念想。但要记住,再珍贵的物件,也不及一颗清白的心。”

承志郑重地接过:“娘,我记住了。”

夜深了,王氏在灯下记账。虽然赚的不多,但每一文钱都干干净净。

窗外月明星稀,清辉满地。她忽然想起《菜根谭》中的句子:“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平淡才是真,寻常才是福。这个道理,她明白得太晚了。

但幸好,还不算太晚。

月光照进窗棂,在她身上镀了一层银边。那专注记账的身影,仿佛一尊磐石,在命运洪流中岿然不动。

而远处的金陵城,又不知有多少人正在名利场中浮沉,重复着相似的悲剧。

惟有天上明月,千古不变,冷眼看尽人间悲欢。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dududu浮世金钗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