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双娇传金盏挨家法 > 第95章 宦海浮沉谁为主(第2页)

第95章 宦海浮沉谁为主(第2页)

皇上冷哼一声:“朝中上下,无人敢与张文远家眷扯上关系,你却公然收留她们,是何用意?”

沈青君不卑不亢:“回皇上,臣女收留张夫人母子,纯出于人道。张文远罪有应得,但其家眷并未参与犯罪,如今流落街头,饥寒交迫。臣女实在不忍,才暂时收容她们。若此举有违律法,臣女甘愿受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后柔声劝道:“皇上,青君这孩子一向心地善良,此举必是出于怜悯,并无他意。”

皇上神色稍缓:“朕知道你心地善良,但官场复杂,你此举已引起不少非议。有人甚至怀疑,你沈家与张文远有勾结。”

沈青君抬头直视皇上:“皇上明鉴,臣女父亲镇守边关,忠心耿耿;臣女虽为女子,也知忠君爱国之道。收留罪臣家眷确有不妥,但若因此怀疑沈家忠心,臣女实在冤枉。”

她顿了顿,继续道:“况且,张文远案前,朝中谁不赞他清廉?谁知背地里却贪墨无数。可见为人臣子,最重品行。臣女虽年幼,也知为官之道,在于清廉自守,一身正气。那些贪赃枉法之辈,纵然一时得逞,终究难逃法网。这不仅是律法之严,也是天道轮回。”

皇上闻言,沉思良久,终于叹道:“好一个为官之道,在于清廉自守,一身正气!若朝中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何来这许多贪腐案件?”

他站起身,走到沈青君面前:“起来吧。你虽年幼,见识却不凡。收留张夫人母子之事,朕不追究了。不过,她们终究是罪臣家眷,长期留在你府上不妥。朕会安排她们去皇寺带修行,既可保全性命,也不违律法。”

沈青君叩谢皇恩:“皇上圣明。”

出宫后,沈青君将皇上的安排告知张夫人。张夫人感激不尽,临行前,她拉着沈青君的手道:“沈姑娘,你的大恩大德,我永世难忘。外子若能早日明白贪必被捉的道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她拭去眼泪,从怀中取出一本笔记:“这是外子昔日记下的账册,记录了他与朝中一些官员的往来。我本欲销毁,但思及或许有用,便偷偷带了出来。如今交给姑娘,或可助朝廷肃清贪腐。”

沈青君接过账册,只觉重如千斤。

回府后,她立即请来赵琛,将账册交给他。赵琛翻阅后,面色凝重:“这账册中记录的都是朝中重臣,若公开,必将引起朝野震动。”

沈青君坚定地说:“贪腐不除,国无宁日。王爷既为皇室宗亲,理应为国除奸。”

赵琛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你说得对。我这就进宫面圣。”

账册呈上后,皇上震怒,下令彻查。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不少官员自知难逃法网,纷纷自;也有人负隅顽抗,试图掩盖罪行。

在这场风波中,沈青君的叔父沈巍然也被牵扯其中。

这日,沈巍然慌慌张张来到沈府,一见沈青君便道:“侄女,这次你一定要救救叔父!”

沈青君心中一惊:“叔父何出此言?”

沈巍然擦着额上的汗:“张文远那本账册上,有有我的名字”

原来,沈巍然任工部郎中期间,曾收受地方官员贿赂,在水利工程中以次充好,中饱私囊。

沈青君又惊又怒:“叔父!你怎能做出这种事!那些水利工程关系百姓生计,你如此作为,岂不是害民误国?”

沈巍然哭丧着脸:“我我一时糊涂侄女,你与靖王交好,求你在皇上面前为我说说情”

“不可能!”沈青君断然拒绝,“叔父既已犯错,就当承担后果。我若为你求情,如何对得起那些因工程质量受害的百姓?”

沈巍然恼羞成怒:“好你个沈青君!竟如此不讲亲情!别忘了,我可是你亲叔父!”

沈青君痛心道:“正是因为你是我叔父,我才更不能徇私。叔父,你现在去自,或可争取宽大处理。若等朝廷查上门来,就为时已晚了!”

沈巍然愤然离去。三日后,他被都察院带走调查。最终因受贿金额不大,且主动退赃,被革职流放。

临行前,沈青君前去送别。沈巍然看着她,苦笑道:“如今我落得如此下场,你可满意了?”

沈青君眼中含泪:“叔父误会了。侄女虽心痛,但不得不如此。为官者贪赃枉法,受害的是黎民百姓。侄女若因私废公,如何对得起天地良心?”

她取出一个包裹:“这里面有些银两和衣物,足够叔父在路上使用。流放之地虽苦,但只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未必没有出路。”

沈巍然接过包裹,长叹一声:“如今我才明白你说的贪必被捉可惜为时已晚”他摇摇头,转身踏上流放之路。

沈青君望着叔父远去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靖王赵琛悄然来到她身边,轻声道:“不必过于伤心,你做得对。”

沈青君拭去眼泪:“我并非伤心叔父被罚,而是伤心他当初为何要走上这条不归路。为官者,手握权柄,本当为民造福,却因一时贪念,毁了自己,也害了百姓。”

赵琛点头:“所以为官之道,重清廉。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苦为此玷污清名,辜负皇恩?”

这场肃贪风暴持续了三个月,朝中风气为之一清。皇上感念沈青君贡献,特准她参与编纂《廉政录》,以警示后世官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