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双娇传金盏挨家法 > 第192章 笑对无常心坦然(第2页)

第192章 笑对无常心坦然(第2页)

“我要在光明中离去,不要黑暗。”她如是说。

子女们终于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

“哭什么?”沈清澜反而笑了,“我这一生,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领悟的都领悟了,了无遗憾。死亡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就像”她思索片刻,“就像毛毛虫化为蝴蝶,你们会为毛毛虫的消失而悲伤吗?”

最小的重孙摇头:“不会,因为蝴蝶更漂亮。”

“说得对。”沈清澜赞许地点头,“所以,不必为我的离去悲伤。也许在另一个世界,我会以更美好的形态存在。”

她让云袖取来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小包袱,打开来看,里面是分装好的小香囊。

“这些香囊里,装的是我亲自配制的安神香。你们每人一个,不算什么贵重物件,只是个念想。”她缓缓道,“日后若想起我,不必悲伤,点上一炷香,静静心就好。”

她又取出一个木鱼,交给长孙:“这个给你。记住祖母的话:有事没事,敲敲木鱼,不是求佛保佑,而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了,智慧就开了,烦恼就少了。”

最后,她取出一卷手抄的《金刚经》,递给长女:“这部经,我抄了九遍,才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意。你性子急,容易执着,好生参悟。”

分派完毕,她仿佛了却最后一桩心事,长长舒了口气。

夜渐深,秋风渐凉。沈清澜却让人打开所有门窗:“让我再好好感受一下这人间的风。”

她靠在椅背上,微闭双目,任秋风拂面。良久,忽然轻声吟道: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吟罢,她睁开眼,对众人道:“这是唐代鸟窠禅师的诗。我年轻时读不懂,如今却深有体会。人生如梦,何必执着梦中的得失荣辱?”

她让所有人都靠近些,然后一字一句地说:

“我走之后,你们要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生死无常,珍惜当下。谁也不知明日事,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第二,得失无常,心要坦然。得不足喜,失不足悲,一切随缘。

第三,恩怨无常,宽容以待。再深的仇恨,也会随时间淡化;再浓的情爱,也会在岁月中转变。

第四,福祸无常,泰然处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不必为一时的顺逆或喜或悲。

第五,心境无常,守持本心。喜怒哀乐,来来去去,不必执着任何一种情绪。”

说完这些,她明显气力不支,但仍强撑着说完最后的话:

“我这一生,最欣慰的不是活了多少岁,而是在最后的时刻,能够笑对无常,心坦然。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如此。”

子时将至,沈清澜让人扶她回房。躺在床上,她忽然对云袖说:“记得我年轻时最爱的那《临江仙》吗?唱来听听。”

云袖含泪点头,轻声唱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歌声婉转,沈清澜闭目聆听,嘴角含笑。仿佛透过歌声,又回到了那个杏花春雨的江南,那个初见心上人的午后

歌毕,她轻声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念罢,自己先笑了,“如今想来,变心才是常态,不变才是异常。何必苛责?”

她让众人都回去休息,只留云袖一人在旁。

“你也睡吧,不必守着我。”她对云袖说,“若我今夜走了,是喜事,不是悲事。你跟我一辈子,该明白这个道理。”

云袖哽咽道:“老夫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