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惊情 > 第182章 新坟旧冢两茫茫(第3页)

第182章 新坟旧冢两茫茫(第3页)

在老周的陪同下,慕容绾仔细查看了整个墓园。老周一一介绍着每座坟墓的状况,哪处需要重点修葺,哪处还算完好。

走到祖坟的最深处,慕容绾忽然注意到一座极其简陋的土坟,没有墓碑,只有一块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慕门忠仆秀姑之墓”。

“秀姑?”慕容绾惊讶,“是那个照顾我长大的秀姑吗?”

老周叹息点头:“正是。她是两年前去世的,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葬在慕家祖坟,守护老爷夫人。我自作主张,把她葬在了这里,请小姐恕罪。”

慕容绾眼中泛起泪光:“不,你做得对。秀姑待我如亲生,理应在此安息。”

她记得秀姑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后来专门照顾她。慕家败落后,秀姑本可另寻出路,却坚持留在慕容绾身边,随她远嫁他乡。直到慕容绾在夫家的处境稍稳,秀姑才告老还乡。

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秀姑走时可安详?”她轻声问。

老周道:“很安详。她常跟我说起小姐小时候的事,说您最是聪慧善良,定会逢凶化吉。”他顿了顿,“她留了一样东西给您,我一直收着。”

在老周居住的小屋里,他取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金刚经》。

“秀姑说,这是夫人生前最爱读的经书,她一直小心保管着。临终前,她嘱咐我一定要交给您。”

慕容绾接过经书,轻轻翻开。扉页上有母亲清秀的字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滴落在经书上,晕开了墨迹。

秀姑不识字,却将这经书珍藏至今,只因这是母亲的遗物。这份情意,比金玉更珍贵。

午时,慕容绾告别老周,承诺很快会派人来修葺墓园。下山的路似乎比上山时轻松了些,许是心中的重负卸下了一些。

回到客栈,她久久无法平静。白日所见的一切在脑海中回荡:荒凉的祖坟,母亲的墓碑,自己的衣冠冢,秀姑的朴素的坟墓

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在这些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她取出秀姑留下的《金刚经》,在灯下细细阅读。那些熟悉的经文,今日读来却别有深意。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是啊,过去的荣华不可得,现在的凄凉亦不可得,未来的未知更不可得。既然如此,何必执着?

她想起昨日在旧宅的感慨,与今日在墓园的感悟,何其相似。佛家说“无常”,说“空”,她读了多年佛经,直到今日才真正有所领悟。

夜深人静,慕容绾仍无睡意。她推开窗,望着夜空中的明月。那轮明月,曾经照过慕家的繁华,照过她童年的欢笑,照过家族败落的凄凉,也照过她远嫁时的泪眼。而今,它依然清辉皎洁,不增不减。

“夫人,该歇息了。”云袖轻声提醒。

慕容绾点头,却仍站在窗前。她的目光越过重重屋宇,望向城外的深山。在那里,有她故去的亲人,也有她自己的衣冠冢。

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今日站在自己的墓前,她仿佛经历了一次死亡与重生。过去的慕容绾确实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一个新的生命,一个看破红尘、心境澄明的灵魂。

她忽然明白了第一百七九回“放下屠刀终成佛”的真意。放下屠刀,不只是放下手中的利器,更是放下心中的执念与仇恨。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今日,在墓园之中,她终于彻底放下了。

关上窗,慕容绾吹熄油灯,在黑暗中合目入睡。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没有梦境,没有惊扰,只有如水的平静。

翌日清晨,她早早起身,吩咐云袖去请工匠修葺墓园,又去寺庙请僧人为亡灵度。

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渐渐苏醒的京城,慕容绾心中澄明如镜。

新坟旧冢,生死两茫茫。但正是在这茫茫之中,她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一切,刚刚好。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dududu浮世金钗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