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双娇传金盏被打家法是第几集 > 第194章 明月清风伴鹤归(第1页)

第194章 明月清风伴鹤归(第1页)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巧合)。

暮春的晨光透过半开的窗棂,洒在云栖禅师的脸上。他已卧床三日,水米未进,却神色安详,仿佛只是在等待一个期盼已久的约定。

“师父,喝口参汤吧。”小徒弟明心端着青瓷碗,跪在榻前轻声劝道。

云栖缓缓睁开眼,那双曾经洞察世事的眼眸,如今更添几分然物外的清明。他微微摇头,声音虽弱却清晰:“不必了。明月将升,清风已至,何须再恋人间烟火?”

明心闻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十岁入寺,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日日随侍云栖左右,早已将师父视为至亲。

云栖似是看穿他的心思,轻轻抬手,抚过明心的头顶:“痴儿,为师这一去,是解脱,是归真,何悲之有?”

这话音刚落,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明心抹去眼泪,开门一看,寺中几位年长的僧侣鱼贯而入,为的慧明长老是云栖六十年的故交。

“师兄,”慧明在榻前坐下,握住云栖的手,“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云栖微微笑道:“该说的,这些年都已说尽。该教的,也都教了。只望诸位谨记:佛法不在高堂广厦,而在方寸之间;修行不在诵经念佛,而在日用常行。”

众僧合十称是。

午后,云栖精神忽然好了许多,竟能坐起身来。他让明心将窗户完全推开,望着庭院里那株百年菩提树,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

“明心,去将我那件旧袈裟取来。”

明心连忙从柜中取出一件洗得白的青色袈裟。这袈裟已穿了二十余年,边缘磨损,补丁叠着补丁,却是云栖最为珍视之物。

云栖抚摸着袈裟上的补丁,每一处都代表着一个故事,一段因缘。他的目光渐渐深远,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过去。

六十年前,他还是名震江南的才子沈清澜,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成名,二十岁便高中进士,官至翰林。那时的他,意气风,以为凭借满腹经纶便可指点江山,匡扶天下。

“那年琼林宴上,我即席赋诗三十,满座皆惊,圣上亲赐玉佩。”云栖轻声说道,眼中没有骄傲,只有淡淡的怜悯,怜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然而官场沉浮,人心险恶。不过五年光景,他因卷入朝堂党争,被贬至偏远之地。途中遭遇山贼,随行仆从四散,唯有一个名叫素月的丫鬟誓死相随。

“素月”念及这个名字,云栖眼中泛起柔和的光晕,“她本可以独自逃生,却选择陪我共赴患难。”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是素月以柔弱之躯支撑着他。她白日里为人缝补浆洗,夜里陪他挑灯苦读。她相信他终有一日会重获重用,再展抱负。

“我那时向她许诺,他日若能重回朝堂,必不负她。”云栖的声音低沉下来,“可我终究食言了。”

两年后,朝廷一纸赦令,他得以官复原职。恰在此时,一位权贵看中他的才华,愿将爱女下嫁,并许诺助他平步青云。

“我犹豫了三日。”云栖闭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艰难的抉择时刻,“最终,我告诉素月,这桩婚事于我仕途有益,请她谅解。”

素月没有哭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轻声问:“公子可还记得,那日在破庙中,你曾说过,愿得一人心,白不相离?”

他无言以对。

次日清晨,素月不告而别,只留下一封短信:“君志在青云,妾不敢以微躯为累。此去天涯,各自珍重。”

他如愿娶了权贵之女,官运亨通,不过十年已位列九卿。府邸巍峨,仆从如云,人人称羡。可夜深人静时,他总是想起素月那双清澈的眼睛。

“我那时以为,功成名就便是人生至境。”云栖轻轻叹息,“殊不知,我已在这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为巩固权势,他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为积累财富,他默许家人侵占田产,欺压百姓。昔日那个怀抱济世理想的青年,早已在权欲中迷失了本性。

直到那年江南水患,朝廷拨下百万赈灾银两,他却听从岳父建议,截留大半用以打点上下。消息走漏,一位正直的御史欲上本参奏,他竟设计构陷,使那御史含冤入狱,病死在牢中。

“那御史姓陈,名文正,家中尚有老母幼子。”云栖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忏悔,“他死后不久,其母投井自尽,妻子改嫁,幼子流落街头,不知所踪。”

这件事成了压垮他良知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开始夜不能寐,一闭眼便看到陈御史血泪控诉的模样。

转机生在他四十五岁那年。一次奉命巡查江南,途中遇上山体滑坡,他与随从失散,独自一人在山林中迷路。饥寒交迫之际,他找到一座破旧的山神庙暂避。

庙中住着一位老僧,见他狼狈,不仅没有驱赶,反而分他一半干粮,一席草铺。

“那晚风雨交加,我与老僧对坐庙中,他问我:‘施主锦衣玉食,为何眉宇间如此愁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栖将自己半生经历娓娓道来,不自觉地隐瞒了身份,只说是富家商人。

老僧静静听完,微笑道:“施主可知这山神庙的来历?”

云栖摇头。

“百年前,这里本是一座豪华宅邸,主人富甲一方,却贪得无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夜雷电交加,宅邸被山洪冲毁,全家无一幸免。后来有游方僧人路过,感念众生皆苦,便在此建庙,度亡魂。”

老僧指着庙中一根残柱:“这便是当年宅邸唯一留存之物。”

云栖顺着老僧所指看去,只见那柱上依稀可见精美的雕花纹路,想来昔日的确是一座华美建筑。

“繁华转眼即逝,罪业却如影随形。”老僧平静地说,“那富商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名声扫地,家族灭绝。施主以为,他这一生,所为何来?”

云栖默然不语。

老僧又道:“老衲观施主面相,应是官场中人,且位高权重。名利场中,一步错,步步错,待到回头时,恐已无岸可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