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经 > 第117章 征人蓟北空回首(第3页)

第117章 征人蓟北空回首(第3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喃喃念出这两句诗,只觉得一股悲凉之气充塞胸臆。这煌煌天朝,难道真的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地步了吗?

不!不能!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纵然朝堂昏暗,奸佞当道,纵然希望渺茫,前路艰险,他也不能放弃。这营中数千将士的身家性命,身后蓟北无数百姓的安危,都系于他一身。他若倒了,这些人便真的没有活路了。

个人的生死荣辱,在这家国大义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他转身,大步走回中军大帐。脚步不再迟疑,目光不再迷茫。

第二天,陆明远召集众将,宣布了三项决定:第一,加固营防,深挖壕沟,多设陷阱,准备长期固守;第二,组织精锐小队,夜间不断出营骚扰狄人,焚其粮草,断其水源,让其不得安生;第三,选派死士,分批突围,向蓟州、乃至京城求救。

“诸位,”陆明远目光扫过帐中一张张或坚毅、或忧虑、或茫然的脸,“我知道,形势危殆,前途未卜。陆某亦知,此去求援,希望渺茫。但,坐以待毙,非丈夫所为!纵然只有一线生机,我等也当奋力一搏!”

他顿了顿,声音愈沉凝:“这蓟北之地,是我华夏疆土,不容蛮夷践踏!这营中弟兄,是你我手足,不容奸人陷害!陆某在此立誓,愿与诸位同生共死,坚守此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但使陆明远一口气在,绝不让狄人越雷池一步!”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众将看着主帅那清瘦而坚毅的面容,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与信念,胸中的热血渐渐被点燃。

“愿随将军死战!”赵虎第一个单膝跪地,抱拳吼道。

“愿随将军死战!”

“死战!死战!”

激昂的吼声冲出大帐,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驱散了几分笼罩在营地上空的阴霾。

当夜,三支由军中好手组成的突围小队,借着夜色的掩护,从不同的方向悄然出营,如同三把尖刀,义无反顾地射向黑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永远也无法到达目的地,但他们的行动本身,就是一种不屈的宣言。

与此同时,陆明远亲自督阵,守军依托加固后的营垒,与试图趁夜偷袭的狄人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火箭、擂石、滚木、热油……所有能用上的守城器械都被充分利用。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垂死者的哀嚎声,响彻夜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血与火,再次染红了蓟北的雪原。

陆明远持剑屹立在营墙最危险的一段,甲胄上沾满了血污,也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他目光冷冽,指挥若定,仿佛一尊永不倒塌的战神。士兵们看到主将如此,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当先,竟一次次打退了狄人凶猛的进攻。

战斗最激烈时,一支冷箭破空而来,直射陆明远面门。身旁的赵虎眼疾手快,猛地将他推开,自己的肩胛却被箭矢贯穿。

“将军小心!”

陆明远扶住踉跄的赵虎,看着他因剧痛而扭曲的脸,和那依旧死死盯着前方敌情的眼神,心头猛地一热,又是一酸。这些淳朴的士卒,他们不懂朝堂上的阴谋诡计,他们只是信任他,愿意跟着他,把性命交托给他。

他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天光微亮时,狄人终于退去,留下满地狼藉和尸体。守军虽然疲惫不堪,损失也不小,但营寨依然屹立不倒。

陆明远站在晨曦微光中,望着远处狄人营寨升起的炊烟,又回头看了看营中那些相互包扎伤口、整理器械的士兵们,他们脸上有疲惫,有伤痛,却也有了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愈坚定的神色。

他知道,最艰难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围困,饥饿,寒冷,伤病的折磨,还有随时可能到来的内部崩溃……这些,都比明刀明枪的厮杀更为可怕。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他想起史书上那些守孤城、抗强敌的先贤,想起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铮铮誓言。个人的得失,家族的荣辱,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遥远而模糊。唯有脚下这片需要守护的土地,和身边这些需要庇护的人,是如此的真实而沉重。

“征人蓟北空回……”他低声吟哦着这句诗,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而又决绝的笑意。

回?他已无暇回,亦无路可回。

既然选择了这条征途,便只能一往无前,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是骸骨铺就的不归路。

他转身,面向南方,那个他魂牵梦萦却又无法归去的方向,深深看了一眼。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京城那座日益奢靡的宫殿,落在了那些依旧在醉生梦死、争权夺利的衮衮诸公身上。

这蓟北的风雪,这将士的鲜血,这百姓的苦难,可能惊醒那繁华迷梦中的一丝良知?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的战场在这里。他的使命在这里。他的归宿,或许……也在这里。

“青岚,保重。孩儿,安康。”

他在心中默默祝祷,然后毅然转身,走向那需要他继续支撑的、摇摇欲坠的防线。

寒风卷起战旗,猎猎作响,如同一声声悲壮的战歌,在这苍茫的天地间,久久回荡。

警示之言:此一回,非独述征人之苦、边关之危,更欲警醒世人。权欲熏心,如王崇、刘瑾之流,只为一己私利,置家国于不顾,终至身败名裂,贻害无穷;而忠贞之士,如陆明远,纵身处绝境,亦不忘社稷黎民,其志可嘉,其情可悯,然其境,岂非时局之悲耶?观古鉴今,当知庙堂之上,若皆营营于私利,而无视边疆烽火、民生疾苦,则虽金城千里,终将自毁于萧墙之内。愿掌权者戒之、慎之,莫使“蓟北空回”之叹,代代不绝!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dududu浮世金钗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