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浮世经 > 第122章 当年莺燕散如烟(第2页)

第122章 当年莺燕散如烟(第2页)

此刻,暖香坞里一片狼藉。赵姨娘头散乱,双目赤红,正死死拽着儿子——十七岁的庶子陈铭轩的衣袖,声嘶力竭地哭喊:

“轩儿!我的儿!你不能走!你不能丢下娘不管啊!娘这些年为了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气!如今家里落了难,你就忍心看着娘流落街头吗?”

陈铭轩一脸焦躁与不耐,用力想甩开她的手:“娘!你放手!我不是不管你!我是要出去谋前程!守在这破院子里,大家一起饿死吗?我已经托了同窗,他在南边有个舅舅在军中任职,我去了好歹能谋个文书差事!等儿子站稳了脚跟,再来接您!”

“胡说!你骗我!”赵姨娘根本不信,“你们男人都是没良心的!你爹当年也是这么说,结果呢?一房一房地往屋里抬人!你这一走,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我不管,你要走,必须带上我!”

“带上您?路上盘缠都不够!兵荒马乱的,我怎么带您?”陈铭轩又急又气,“您留在这里,好歹大嫂她们还在,总有个照应!等我有了出息……”

“照应?她们自身都难保!柳氏那个老虔婆,沈氏那个假清高,她们会照应我?她们恨不得我死了干净!”赵姨娘状若疯癫,口不择言,“我不管!我是你娘!你就得养我!你不带我走,我今天就撞死在这里!”

说着,她竟真的作势要往墙上撞。陈铭轩吓得连忙死死抱住她,母子二人拉扯间,撞倒了旁边的椅子,出巨大的声响。

赵姨娘瘫坐在地上,捶打着地面,嚎啕大哭:“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到头来却指望不上!早知道如此,当初还不如……”

她的哭声里,充满了被依赖之物背叛的绝望。儿子,这本该是她最牢固的依靠,却在家族倾覆后,显露出如此脆弱和自私的一面。她过往所有的争抢、所有的算计,都建立在“母凭子贵”的基础上,如今基础崩塌,她的世界也随之粉碎。她像一只被困在华丽牢笼里的鸟,笼子破了,她却现自己早已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和能力,只能在废墟中癫狂地扑腾,直至力竭。

陈铭轩看着母亲癫狂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有愧疚,有厌烦,但更多的是一种急于摆脱包袱的决绝。他最终一跺脚,抓起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行囊,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暖香坞,将母亲的哭嚎远远抛在身后。

---

四、旁观者的清泪:沈婉清的顿悟

偏房内,柳氏和沈婉清静静地听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喧嚣、哭闹与寂静。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一种命运,一种在巨变下的选择与结局。

沈婉清的心,如同被浸在冰水里,又像是被放在文火上慢慢煎熬。这些“莺莺燕燕”,昔日与她同处一个屋檐下,明争暗斗,笑语喧哗,争奇斗艳。她们是这豪门深宅里不可或缺的点缀,也是这富贵风流最直接的体现。

林姨娘的珠宝,换不来真正的安稳;苏姨娘的才情,选择了清醒的远遁;赵姨娘的依靠(儿子),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年莺燕散如烟……”沈婉清低声咀嚼着这句话,只觉得无比的贴切,又无比的苍凉。那曾经的衣香鬓影,笙歌宴饮,那为了争宠而使出的百般手段,那为了件新衣、样饰而产生的嫉妒与得意……如今看来,是何等的虚妄,何等的可笑!

就像一场热闹的大戏,锣鼓喧天,角色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曲终人散后,灯光熄灭,只剩下空荡荡的戏台,和满地的狼藉。那些浓墨重彩的角色,那些缠绵悱恻的唱词,都如轻烟一般,散去无痕。

她们这些女子,无论曾是正室还是妾室,无论曾受宠还是失意,本质上,都是依附于这棵名为“镇国公府”的大树而生的藤蔓与花朵。大树参天时,她们或许能享受到雨露阳光,或许能争得一时的高低;可一旦大树倾颓,所有的藤蔓与花朵,都免不了凋零、飘散的命运。

所谓的荣华富贵,所谓的恩宠眷顾,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柳氏靠在榻上,闭着眼睛,眼角却不断有泪水渗出,顺着深刻的皱纹蜿蜒而下。她掌管中馈几十年,这些姨娘,哪个不是她亲手操持纳进来的?哪个不曾在她面前伏低做小,又哪个不曾在她背后搞些小动作?她打压过,笼络过,也曾为她们的得宠而暗自神伤,为她们的挑衅而勃然大怒。

如今,一切都成了空。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到头来,竟是这样一个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的结局。

“散了……都散了……”柳氏喃喃自语,声音苍老得如同秋日最后一片落叶,“争什么……抢什么……都是空的……空的啊……”

这叹息,像最后的定音锤,敲在了沈婉清的心上。

她看着婆婆瞬间佝偻下去的背影,看着窗外灰暗的天空,听着风中隐约传来的、不知是哪位姨娘最后的哭泣,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与悲悯,如同冰冷的泉水,洗涤着她的灵魂。

这“散如烟”的,不仅仅是那群“莺燕”,更是那浮华靡丽的过往,是那建立在权势和金钱之上的、虚幻的安稳与情感。

警示如同惊雷,在她心中炸响:

世人啊,莫要沉迷于眼前的繁华盛景,莫要将自身的价值与幸福完全寄托于外物与他人。无论是倾城的容颜,还是堆砌的财富,亦或是看似稳固的权势与关系,都可能在命运的狂风暴雨中转瞬成空。女子尤需自立,需有清醒的头脑和独立谋生的能力,否则,当依附的大厦崩塌时,便只能如这些飘散的“莺燕”,命运任风席卷,零落成泥。

家族的维系,不在朱门高槛,而在德行的传承与成员的自立;个人的价值,不在珠翠环绕,而在内心的丰盈与灵魂的坚韧。

庭院里,最后一点脚步声也消失了。风卷着枯叶,扫过空无一人的锦瑟院、听雪轩、暖香坞……曾经住在这里的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承载着爱恨情仇的女子,都已如同被风吹散的轻烟,消失在茫茫人海,各自奔赴未知的、大抵是艰辛的前路。

镇国公府的后宅,从未像此刻这般空旷、寂静。这死寂,比任何哭闹都更令人窒息,因为它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也预示着,幸存者将面临更为残酷的、关于生存本身的考验。

沈婉清搀扶起几乎无法站立的婆婆,看着懵懂醒来的儿子,知道她们这最后的、核心的“一家人”,必须在这无尽的荒凉与寂静中,寻找到继续走下去的微光。

而那“当年莺燕散如烟”的景象,将如同一个烙印,永远刻在她的心底,警示她,也警示所有窥见这命运一隅的人。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dududu浮世金钗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