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停留片刻研究手中之物,云涯知道若是抓住射箭之人,便一定能得到黎愁的下落。可也不知他是高估了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方,就算是云涯拼尽全力,亦无法捕捉到对方的一点虚影。
放眼间,偌大的罗院中,依旧平静温馨,而射箭之人亦如风过无痕。慌乱中,云涯馀光瞥见一个匆匆而行的身影——是罗家家仆。
来不及多想,云涯立即上前:
“请问你有没有见到一个可疑的身影,从此处匆匆而过。”
“可疑?”对方狐疑地看了云涯一眼,那神情仿佛在说我看你最可疑,“我什麽也不知道,我正要去正厅……”
眼睁睁看着一条线索在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云涯心有不甘却不沮丧,等到家仆离开後,他这才将手中的被箭矢钉着的信解开。与此同时,一脸焦急的温崇明也赶了上来。
“怎麽回事?”温崇明刚刚开口,却见云涯一脸复杂。从对方手里接过信,匆匆一瞥的温崇明讶异出声:“三百两黄金!”
三百两黄金,换黎愁一条命。四天後,在郊外破庙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短短的两句话,黎愁的失踪之谜已然水落石出。
为何黎愁会在罗家被绑,绑匪又是何种人物,这通通都是後话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凑得这三百两黄金救出黎愁。
接到信,云涯没敢耽误,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将此事通知黎家,务必凑齐三百两黄金,即便不一定用到,却是必不可少。
而温崇明同样派人回到温家筹集赎金。三百两黄金,无论对黎家还是温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也正因如此,温崇明才要有所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罗峰,在得知此事时便立刻派人前往破庙埋伏调查。可一贯对此事固执认真的云涯却认为此行多此一举,绑匪如此高调,怎会没有防备?如今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准备好赎金静候。
原本四日的路程,快马加鞭下,来回不过短短三日。当黎家派人带着一个樟木箱子前来时,紧绷了三日的云涯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当他打开箱子时,原本缓和的神情瞬间如同被碾碎的冰面。黎家人这才开口解释:“三百两黄金,对于黎家来说……实在是……”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云涯已然将他一把拎起。
“是三百两黄金重要,还是黎愁的命重要?”云涯强忍着给对方一拳的冲动,“回去告诉你们姨娘和二少爷,若因此导致黎愁出了什麽事,我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那现如今该怎麽办?”温崇明合上箱子,满脸写不完忧愁。他从拼尽全力从温家收割来的,不过也只是一百两黄金,此刻他们手里不过才一百五十两,距离绑匪的要求还差整整一半。
见云涯久久不语,温崇明试探着开口:“要不,我们去找罗峰……”
“不,”云涯摇了摇头,“先不要声张,到时候……”
距离绑匪规定的四天转瞬即逝,按要求,云涯一行需要带上三百两黄金前往古庙交换黎愁。
正当罗峰欲加派人手与云涯一同出发时,又是如同第一次般的情景,一只利箭直射而来,硬生生钉入罗峰身旁的木桌。
打开信件,只见上头赫然写着地点转换,在距离破庙向东八里外,一间茅屋里。不仅如此,绑匪还要求只能有一人前往。
“简直欺人太甚!”罗峰怒不可遏。这几日他日日夜夜派人看守古庙,生怕错过一点风吹草动,可就在这紧要关头,对方居然出尔反尔。
这边罗峰怒火攻心,那边云涯倒是主动请缨——既然对方只允许一人前去,那此人非他不可。
云涯坦然自若的模样让人敬佩,但正是这一份淡定,反而让温崇明生出几分忧虑。
此行绝不是将三百两黄金交给劫匪,再接回黎愁那麽简单。若只有云涯一人前往,岂不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
现场已经有人为云涯的仗义鼓掌喝彩,温崇明听了更是只觉心烦,这群人巴不得此事与他们毫无关系,当然,本也就毫无关系,若不是云涯那一剑,或许眼下也不见得会有几人留在此地。
可令温崇明心寒的是,那日他们推杯置腹时的豪情壮志,怎麽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丶无影无踪呢?
温崇明出神之时,云涯已然起身。急匆匆地,温崇明拉住了云涯。
感受到温崇明的担忧,云涯轻轻一笑,“不用担心,我绝对不会让黎愁出事的。”
温崇明语气坚定:“不,我同你去!我也是黎愁好友。”
云涯摇了摇头,若连他都无法顺利将黎愁带回,多个温崇明怕也是无济于事……况且,上一世黎愁亦能好端端地与他相遇,想必此次也必能化险为夷。
就在二人短暂地相持间,罗峰大手一挥:“不如这样,我派多些人,埋伏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