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再见陆河 > 宋小满x秦一帆(第1页)

宋小满x秦一帆(第1页)

宋小满x秦一帆

高二新学期开学,宋小满跟秦一帆都在理六班。

虽然六班不再是重点班,可宋小满和秦一帆仍然觉得,这个环境比竞争激烈的理一班更适合他们。

先说宋小满。

宋小满现在都还记得,她对色彩的记忆,始于五岁那年母亲买给她的一盒十二色蜡笔。

那是菜市场小摊上最廉价的一种,蜡体干涩,颜色也不够鲜亮,却是她童年唯一的玩具。

破旧的水泥地上,她用橘色画太阳,用绿色画小草,用笨拙的曲线勾勒母亲的笑脸。

小时候的她住在老城区的城中村,没什麽朋友,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画画是那麽快乐。

画笔就是她小时候唯一的朋友。

後来小学丶初中,她的课本和作业本的空白处,总是爬满了各种涂鸦。

飞鸟丶游鱼丶同学的侧影丶窗外那棵歪脖子树……它们不具专业技巧,却充满了生涩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

美术课是她一周中最期盼的时光,只有在那四十五分钟里,她不再是那个缩在角落丶成绩平平的宋小满,她是可以创造一个小小世界的“画家”。

升初三的那个暑假,她鼓足了十几年人生中最大的勇气,在父母难得心情都不错的一个晚饭後,攥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爸,妈……我,我想去学画画。”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凝滞。

母亲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学那个做什麽?不当吃不当穿的。”

父亲放下筷子,叹了口气,语气沉重而现实:“小满,不是爸妈不想支持你。学美术太烧钱了。颜料丶画纸丶培训班,哪一样不是钱?咱们家这情况……你好好读书,考个正经大学,找个安稳工作才是正理。”

“烧钱”两个字,将她那点微弱的渴望彻底熄灭。

她默默地低下头,把快要涌出来的眼泪逼了回去。

她知道的,一直都知道。父母的艰辛,她看在眼里。

只是她心中抱着不切实际的期待罢了。

她家里这麽穷,又怎麽配拥有梦想呢?

她的家境不好,于是她只能被迫放弃了报美术班这个想法,但并不代表她彻底放弃了绘画。

她开始在网上搜寻一切免费的绘画教程,用省下的零花钱买最便宜的素描本和铅笔,在深夜台灯下,一遍遍临摹能找到的一切图片。

那是她贫瘠青春里,唯一的丶隐秘的救赎。

初中时,她常常会“路过”学校附近的美术培训班,透过那扇明亮的丶巨大的玻璃窗,看着里面那些穿着干净画袍的学生。

他们坐在画架前,姿态从容,听着老师的指导,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那些她叫不出名字的丶琳琅满目的颜料和画具上。

那一窗之隔,是两个世界。

後来,高中来到粤海,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学业压力让她更加沉默。她“路过”美术社的活动室外,看着里面那些非专业却同样热爱画画的社员,他们可以正大光明地谈论梵高丶莫奈,可以随心所欲地挥洒笔墨。

而她,连敲门进去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她“不是美术生”。

她以为,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直到那个下午,蒋瑶喃找到她,借了她两千块钱,说是她自己的稿费。

那一刻,宋小满才惊觉,蒋瑶喃变化有多大,那个当年跟她一样怯生生的姑娘,此时居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能力存下一笔小金库,她又羡慕,又为她觉得自豪。

除此之外,蒋瑶喃更多的是觉得感动,她一时间没忍住,自己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她知道蒋瑶喃的钱来得多麽不容易。

所以她非常感激。

那笔钱,她最终收下了。

不过她知道,这两千块对于真正要走美术道路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几盒好一点的颜料钱,根本不够。

但她还是用它,在家附近找了一个最基础丶收费相对低廉的暑期美术班,报了为期二十天的课程。

那二十天,对于宋小满来说就像是一场梦。

她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画架,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素描的排线丶透视丶明暗关系。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画室,最後一个离开。

她的手指被炭笔磨得黑乎乎的,胳膊因为长时间举着而酸痛,她却感觉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原来,画好一个石膏几何体,需要理解它的结构。

原来,表现一个物体的立体感,需要如此细腻地处理灰面与暗面。

原来,系统学习画画的感觉,是这样的幸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