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等春天再说吧书 > 等春天(第1页)

等春天(第1页)

等·春天

时间在各自的轨道上,不疾不徐地流淌。迟倦结束了非洲为期一年半的驻站,带着数十万字的笔记丶数千张照片和一颗被那片大陆彻底洗礼过的心,回到了北京。她没有立刻开始长篇的写作,而是接受了一家顶尖大学的邀请,成为驻校作家,并开设了一门名为“旅行写作与地方感知”的选修课。

校园里的年轻面孔和蓬勃的求知欲,对她而言是另一种全新的能量。她将自己的田野调查方法丶跨文化体验以及关于写作伦理的思考融入课程,很快便吸引了衆多学生。她的生活被讲座丶研讨会丶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填满,充实而有序。

《乞力马扎罗的雪》进入了艰难的翻译阶段。这是一项比写作更需缜密心思的工作,尤其是书中涉及大量斯瓦希里语丶马赛语词汇以及当地独特的生态概念。她与一位资深翻译家合作,常常为了一个词丶一个句式的精准传达,反复推敲至深夜。

一次,她们争论到书中描述猎豹猎杀後,那短暂休憩时“眼神”的翻译。原文是“agazeofa,vatdominion”。翻译家倾向于“古老而空洞的统治之凝视”,认为这符合猎豹作为顶级掠食者的生物属性。

迟倦却蹙着眉,反复摇头。

“不对,“空洞”不对,“统治”也太过强势。”她回忆起那只猎豹在饱食後,趴在金合欢树下,目光穿透稀树草原,望向无尽远方的样子,“那不是空洞,是一种……抽离。仿佛在履行完一个古老的契约後,暂时从杀戮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回归到某种更本质的丶与天地同在的状态。“统治”也不准确,那更像是一种……共栖的威严。”

她努力搜寻着中文里能承载这种复杂意境的词语,却发现语言在此处显出了它的贫乏和界限。她脑海中忽然闪过沈述白评价某种天文现象时用过的词——“寂寥的圆满”。

这个词瞬间击中了她的感觉核心。

“或许……可以试着译作‘一种寂寥的圆满之凝视’?”她不太确定地提议。

翻译家沉吟片刻,眼中露出惊讶和欣赏的光芒:“‘寂寥的圆满’……这个意象很有张力,超越了单纯的生物行为,赋予了哲学意味。虽然冒险,但值得尝试。”

那一刻,迟倦意识到,沈述白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些冷静丶抽象却精准的词语,不知何时,已悄然内化为她感知和表达的一部分,在她需要的时候,从记忆的深海中浮现,帮她渡过表达的难关。他像一道沉默的基准线,校准着她对这个世界理解的精度。

与此同时,沈述白的生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他的身体状况在严密的监控和最新的药物控制下,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医院鉴于他的经验和独特的视角,正式聘请他作为肿瘤科的资深顾问,主要负责复杂病例的会诊和年轻医生的教学指导。

他不再承担繁重的门诊,但每周一次的主任大查房,成了科室里年轻医生们既期待又紧张的时刻。沈述白提问的角度往往刁钻而深刻,不止于病历上的数据和影像,更关乎病人的心理状态丶家庭支持丶甚至他们对疾病意义的理解。

一次,讨论一位对治疗産生严重抗拒丶情绪低落的晚期肺癌患者。管床医生汇报完各项指标的下滑,显得有些无奈。

沈述白翻看着影像片子,沉默片刻,然後擡头,看向围在床边的年轻医生们,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叫作“肺癌”的疾病实体,我们面对的是王先生,一个六十二岁丶刚刚退休丶原本计划和老伴去环游世界,却被困在这张床上的人。”

他走到床边,看着病人浑浊而绝望的眼睛,语气平和得像在聊天:“王先生,您看窗外那棵树了吗?”

病人茫然地瞥了一眼。

“它可能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沈述白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它体内的养分,会回归土壤,滋养明年春天的新芽。生命的形式会变,但物质和能量,从未真正消失。”

他没有讲大道理,只是陈述了一个自然现象。然後,他转向年轻的医生们:“我们的工作,有时就像园丁。无法逆转四季,但可以在冬天来临前,尽力让这棵树少些痛苦,让它枝干里储存的阳光,尽可能多地,温暖它自己,也或许,能留下一些种子。”

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修改意见,但那番话,让整个查房的气氛都变了。年轻医生们看向病人的眼神里,多了更深的理解;而那位王先生,浑浊的眼里,似乎也闪过了一丝极微弱的丶不同于绝望的光。

沈述白将他对生命局限的认知丶对宇宙循环的理解,化为了医学人文关怀的一部分。他像一位沉默的观星者,将仰望星空所得的浩瀚与宁静,折射到这充满痛苦与挣扎的人间诊室之中。

迟倦终于完成了《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文稿的最终审定。交付印刷前夜,她独自在书房校阅最後一稿。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着玻璃。

当她读到书中关于南十字星导航丶关于星尘构成生命丶关于痕迹与存在的那几个章节时,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些文字,明明源自她在非洲的亲身经历和独立思考,但其背後支撑的哲学框架和感知方式,却与另一个遥远灵魂的世界观,有着惊人的丶沉默的契合。

他们仿佛在各自独立的书房里,阅读着同一本名为“生命”的巨着的不同章节,然後,在毫无交流的情况下,写下了拥有共同内核的阅读笔记。

她拿起手机,点开那个几乎空白的对话框。上一次联系,还是近两年前,她发去的那张模糊的照片。

她打下一行字:“书已定稿。其中有些关于星空与生命的思考,读来竟觉似曾相识。”

手指在发送键上停留了许久。

最终,她还是逐字删除了。

有些共鸣,无需言明。有些平行,本身就是最深刻的对话。

她关掉文档,走到窗边,看着被雨水晕染开的城市灯火。她知道,在另一扇窗後,那个人或许也正从医学文献或天文图册中擡起头,望着同一片被雨水笼罩的丶看不到星星的夜空。

他们依旧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思考着,影响着身边的人。

他们不再交汇,却共同构成了某种宏大叙事中,彼此呼应丶沉默而必要的章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