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力的时间证据!证明他的构思形成得更早!
但光有这个还不够,这只能证明他“想”出来了,无法直接证明周彦“偷”了他的想法。他需要更直接的、能将周彦与他当时的口头描述联系起来的证据。
车上……行车记录仪!
单浔心里升起一丝希望,但很快又熄灭了。且不说周彦的车有没有录音功能,就算有,他凭什么去调取?打草惊蛇不说,对方完全可以销毁记录。
他瘫在椅子上,感觉刚找到的线索又断了。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架底层,那个被他带回家、蒙着灰尘的纸箱上——里面是些他大学时期和刚工作时的旧物。
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翻找起来。一些旧草图、获奖证书、还有……一个已经很老旧的银色u盘。
他记得这个u盘,是他大学时用的,里面存了不少课程作业和早期的一些设计练习,后来换了电脑和云存储,这东西就被遗忘了。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来个旧的读卡器,将u盘插进了电脑。
u盘里文件杂乱,他耐着性子一个个文件夹点开。大多是些青涩的作业,直到他点开一个命名为【碎片想法】的文件夹。
里面零零散散存着一些他随手记录的灵感片段,有的只有几句话,有的配着潦草的草图。时间戳显示都是好多年前的了。
他漫无目的地翻看着,忽然,鼠标在一个命名为【流动的骨架】的文本文件上停住了。创建日期,是他大二那年。
他点开文件。
里面只有寥寥数语:
【像水一样流动的结构,支撑却透明,打破方盒子。悬挑?交错?让光和风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下面还附着一张极其潦草的概念草图——几根线条相互交错支撑,形成一个看似不稳定的、却充满动感的轮廓。
虽然粗糙,虽然只是一个雏形,但那核心的“交错悬挑”理念,与他为“城市文化客厅”设计的节点,以及高中时那个落选方案的灵魂,一脉相承!
这才是源头!
这个u盘里的记录,时间远早于一切!它不仅能证明他更早拥有这个构思,更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意链条,从他高中时期的萌芽,到大学的记录,再到如今项目的成熟应用!
而周彦那份突然冒出来的“构想”,在这个铁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
单浔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和草图,心脏砰砰狂跳,激动得手指都有些发抖。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个文件复制出来,连同电脑上灵感迸发那晚的时间戳记录、工作日志,一起打包,加密。
他没有立刻发给岑铭。
他要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周彦,或者他背后的人,自己跳得更高一点。
他关掉电脑,将u盘紧紧握在手心。
猫捉老鼠
掌握了关键证据的之后的单浔,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之前的憋屈和愤怒已经搁肚子里了,变成了一种近乎猫捉老鼠的……耐心,说白了他又行了!!!
他照常上班,面对同事或同情或无法磕cp痛心的目光,他表现得异常平静,甚至偶尔还能跟王总监插科打诨两句。只是他不再参与“城市文化客厅”项目的任何讨论,仿佛真的被排除在外了,ad小爷不伺候了。
岑铭那边,自天台那次之后,两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
不是激烈的争吵,而是带着一种刻意的疏远。岑铭没再找他,他也没主动联系。公司里碰到,岑铭依旧那副冷冰冰的样子,眼神掠过他时,没有任何停留,虽然单浔很气愤,但是他好像也无能为力。林柚的意思是能谈就谈不能谈就换。
单浔心里那点因为证据在手而升起的底气,在对上岑铭这种彻底公事公办的态度时,偶尔还是会刺弄一下。但他很快又把自己调整过来。
行,你就端着吧。等老子把鱼钓上来,看你还怎么装!
他现在看岑铭,就像看一个被蒙在鼓里、还在那瞎判断的……笨蛋。
这天中午,单浔又在员工餐厅“偶遇”了周彦这个王八蛋。
周彦端着餐盘,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单浔,这几天没事吧?听说项目暂停了,还牵扯到你……我真没想到会这样。”
单浔心里冷笑,面上却挤出一个有点沮丧又强打精神的表情:“没事,学长,清者自清嘛。可能就是……我运气不好,想法跟周学长你撞型了,学长我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他特意把“撞型”两个字咬得稍微重了一点,仔细观察着周彦这小子的反应。
周彦眼神几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语气更加温和:“是啊,太巧了。你也别太往心里去,岑总……他也是按规矩办事,你别太沮丧。”
这就开始上眼药了?单浔心里门儿清但面上不显。
“嗯,我知道。”单浔低下头,用筷子戳着盘子里的米饭,声音闷闷的,“就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团队,李经理他们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
他扮演着一个因为“连累”他人而内疚的社畜,演技自然流畅,堪称经典的影帝。
周彦安慰了他几句,话里话外依旧带着引导,似乎想探听单浔手里到底有没有底牌,或者岑铭私下有没有给他透底。
单浔守口如瓶,只表现出一种茫然和无措,完美地扮演了一个陷入困境的年轻人。
这顿饭,两人各怀心思,表面上却维持着学长学弟的和谐。
下午快下班时,单浔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单先生,您好,我是“甜意”甜品店,您预定的芒果班戟已经准备好了,请问方便来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