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彧看着她跑来跑去地忙活,身上的毛绒睡衣把她裹成一条活泼的小狗。他找不到机会帮忙,也找不到合适的契机开口说话,只能沉默地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看着她。
等她忙完坐回到她的小书桌前,她iPad的屏幕亮了,屏保是新兰的同人立绘。她在小红书上关注了这位画师,陈彧顺着她的关注也关注了。
陈彧开口问道:“今天除了收拾东西,你还有别的计划吗?”
李乐韵扭过头来看着他,“你想做什么?”
“如果你没有别的安排,那我们去看个电影吧。”他们只一起去过两次电影院,第一次选的电影不好看,第二次他们闹了点别扭,都不是很开心。
李乐韵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话是不说透的,事情却做得很积极。
像是在等她的答案,可又不催她也不问她。
她抱住膝盖,“最近没有好看的电影,我也不太想出门。”
“好。”陈彧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些多余,想她或许更愿意一个人待在家里。
问她:“还在生我的气吗?”
李乐韵摇了摇头。
“那我先走了。周二我去送你。”陈彧不急着要一个答案。
他过去就总是逼她太紧,现在他不会了。今天能谈到这一步,他已经很知足了。
李乐韵不停地暗示自己,不要太在意他刚刚那番话,也不要去在意他的任何状态。她需要做的,只是等待一个真诚的解释,解释他为什么要说分手。
她帮他找的那些理由只是她自己的想法,那他心里,究竟有没有在那个时刻对她产生过厌倦。
对她不求上进的厌倦,对她任性粘人的厌倦,对她无理取闹的厌倦,对她爱慕虚荣的厌倦。
这是她最在乎的一件事。
她不想在感情里玩猜心游戏,她只想等他主动开口。
从前她总能感觉到他的小心翼翼,他的逞强,能感觉到他不敢对她说心里话。所以一旦有了袒露真话的契机,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才会脱口而出对她而言杀伤力极强的真心话。
她并不否认那些话的道理,但在当时那个情况下,那样的话由喜欢的人说出口,的确让她感到难堪,让她无地自容。
那其实是一段不坦诚又狼狈的感情。
赶在陈彧开门离开前,李乐韵叫住他,“我们一起煮点东西吃,聊一聊,好吗?”
陈彧停下脚步,和李乐韵隔着几米远的距离对视,从她的眼神里,他感觉到把话说开的时机可能到了。他对她点了点头,问她想做什么。
春节期间都不在家,李乐韵这几天没有采买新的食材。翻一翻冰箱,找到几颗鸡蛋、一盒牛肉、一袋韩式泡菜,又从柜子里把可泡发的裙带菜拿出来,打算做一个裙带菜牛肉汤和一个泡菜蛋饼,不够吃,就再煮个泡面。
两个人站在厨房里各自分工,陈彧按照李乐韵的指示做准备工作,李乐韵负责烹饪。
切碎的泡菜放进打好的蛋液里,不需要放任何调味料,搅拌均匀后直接倒入平底锅用薄油煎。
锅里滋啦作响时,李乐韵对陈彧说:“我最喜欢煎东西了。”
陈彧问:“你每天都会做饭吗?”
李乐韵说只要晚上不加班,基本上都会自己做,有时候早上起得早,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也会给自己做个快手早餐。
“好厉害。”陈彧夸赞她道。
说话间蛋饼已经成型,需要翻面,陈彧问她会不会颠锅,她说她可以用筷子翻,陈彧努了努嘴,走过去握住平底锅的把柄,轻轻地颠了下锅,直接让蛋饼翻了个面。
他很久没颠过了,心想,还好成功了没翻车,不然可能会被她嘲笑。
李乐韵知道陈彧会做饭,从上初中开始,他就需要帮他爷爷做饭,她对此并不感到稀奇。
蛋饼做好,换了个汤锅,油热把裙带菜和牛肉简单炒制一下,兑上水,烧开后放一点蒜头酥,就算是一道简单汤品。
遗憾没有豆腐,否则味道会很好。李乐韵想起以前一起吃饭的日子,问陈彧:“你是不是不喜欢吃豆腐?”
“对。”他不喜欢豆腥味,任凭豆制品怎么处理他都不喜欢。
“你伞形科的东西也不吃,芹菜、香菜这些。”李乐韵记得一清二楚。
陈彧摸了摸眉毛,“嗯。”
李乐韵耸耸肩膀,“我最喜欢吃香菜了。”
话落又问:“谁更难伺候?谁更挑剔?谁更娇气?”
陈彧抬手指了指自己,“我,行了吧。”
食物上桌后,李乐韵从柜子里翻出两瓶很迷你的五粮液,是她在公司抽奖抽中的。
“125毫升一瓶,一人一瓶,没问题吧?”她问陈彧。
陈彧压下眼梢,“我每次喝酒都遇不到好事。”
“放心,今天我不生扑你。”
陈彧皱眉:“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乐韵找到便利贴写了七八张纸条,里面只有四张纸上写着“问”字。
她宣布规则:“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抽,不管谁抽到‘问’,问了什么,对方都必须回答。问完四个问题就结束。”
陈彧点头表示同意。
第一个问题开始前,李乐韵问陈彧:“你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