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凤:“应该不会,我看你李婶已经在挪地方了。”
罗雁:“那就好。”
她说完觉得有嫌弃别人的意思,加一句:“我都好多年没跟人睡过一张床,有点不习惯。”
婆家没亲戚,娘家亲戚离得远,这房子二十几年来几乎都只有一家四口住着。
刘银凤:“你三岁就不肯跟哥哥一张床,我昨天还怕你不愿意。”
罗雁:“咱们家跟李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和建红姐虽然不熟,但能帮就帮嘛。”
就是这个理,刘银凤:“还是你懂事,不像你哥。”
罗雁:“他哪里又惹您不高兴了?”
刘银凤:“你秀娟阿姨走之后我去买菜,人家跟我说他和三方一起去找的房子。”
罗雁猜应该就是昨天,不禁蹙眉:“要是让厂里知道会不会影响转正?”
往大了说,这可是参加资本主义活动,也就是现在不兴给人扣帽子,但过去那些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刘银凤愁的就是这,毕竟为这份工作他们夫妻是劳心劳力,放话:“晚上我非收拾他不可。”
罗雁:“我哥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好好说还肯听,逼急了上房揭瓦。”
刘银凤跟儿子有漫长的斗争史,小时候一天揍他三回他都不带长教训。
她道:“以为他下乡回来变稳重了,结果还是给我找事。”
哪里是稳重,是诸葛亮少了个臭皮匠,一个人折腾不起来而已。
罗雁暗自腹诽:果然一跟周维方凑一块就想闯祸,真是好一对狐朋狗友。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为什么,建国这个名可以,但连名带姓是口口,我给改成建军了。
狐朋狗友里,罗雁觉得她哥应该属于后者。
一来哥哥怎么都是自家的,人总是护短,心里觉得他有什么不好也是别人带的;二是那些层出不穷的鬼点子确实多数出自周维方,他从小很有领导力,在胡同的同龄人里几乎是一呼百应。
其中有一半“天下”是他俩合伙打出来的。
周维方祖上有蒙古血统,生得骨架宽,体格高,比一般的小朋友孔武有力,负责正面出击。
罗鸿瘦得像猴,一跑起来更像,时不时伸出来给人家使个绊子,负责侧面夹击。
两个人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能干出什么事罗雁都不奇怪。
但刘银凤不这么认为。
为人父母的大多护犊子,她也不例外,一旦孩子剑走偏锋,她难免要第一时间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出于这种心态,她吃晚饭时给儿子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是这么说的:“老周家有老周家的难处,三方怎么做我管不着,你不能跟他学。这孩子打小就活泛,现在是机灵过头了,生意是能随便做的吗?”
世界上还真是没有秘密,罗鸿本来也没指望这件事能瞒多久:“只要有执照,那就是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