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直奔御书房,却撞见皇帝正对着请愿信呆。
“父皇,民间都在支持七妹。”
太子把收集的民情报告摆在桌上,“您看,扬州灾民易子而食,江南佃户卖儿卖女……”
皇帝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突然想起知夏天真的小脸:“爹爹,肚子饿的时候,书也读不进去呀。”
正当皇宫里气氛凝重时,民间的声援活动愈演愈烈。
说书先生把七公主的故事编成评书,添油加醋地讲:“话说那七公主,头戴凤冠,脚踏祥云,只问一句话,就把满朝文武问得哑口无言……”
茶馆里座无虚席,连门口都挤满了踮脚偷听的人。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群孩童也加入了声援。
城东私塾的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小旗子,上面写着“要吃饭,要读书”。
在街头唱自编的童谣:“小米粥,香又甜,吃饱肚子好过年;三字经,百家姓,认字读书心里明!”
路人看着这些奶声奶气的娃娃,又好笑又心酸。
这场民间声援像野火燎原,很快烧到了周边州县。
苏州的丝绸匠人们联名上书,杭州的渔民集体罢市,就连一向安分的乡绅们也坐不住了。
老员外李承德拄着拐杖,带着族谱找到知府:“大人,您看看祖宗家训——‘民为邦本,食为民天’,七公主的话,正是古训啊!”
面对汹涌的民意,保守派大臣们慌了手脚。
礼部尚书急得在府里团团转:“反了反了!一群泥腿子也敢议论国事?”
他的门生献计:“大人,不如散布谣言,说七公主被妖人蛊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话却被尚书一巴掌拍在桌上:“蠢货!百姓又不是傻子,现在造谣,只会火上浇油!”
而此时的楚知夏,还在书斋里认真读书。
她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竟在民间掀起如此巨浪。
当先生讲到“民贵君轻”时,楚知夏突然抬头:“先生,外面的叔叔阿姨们,是不是也想当‘贵’的人呀?”
先生愣住了,半晌才笑着点头:“对,他们都在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
这场民间声援,不仅让皇帝感受到了民心所向,也让朝堂上的革新派有了底气。
太子楚明煦趁机上奏:“父皇,若再不改革,恐失民心。”
皇帝望着满桌的民间奏折,终于下定决心:“传旨,召开御前会议,重议民生与教化之策!”
当旨意传出皇宫时,京城百姓奔走相告。
茶馆里,王铁匠举起酒碗:“走,咱们去宫墙根下听好消息!”
人群浩浩荡荡涌向皇宫,远远望见宫门上的黄榜。
有人念道:“减免赋税,开仓放粮,广设义学……”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比过年时的鞭炮声还要热闹。
而在皇宫深处,楚知夏趴在窗台上,看着外面沸腾的人群,眨着大眼睛问宫女:“姐姐,外面怎么这么热闹,是有什么喜事吗?”
宫女笑着说:“是呀,公主,确实是有喜事,而且这些喜事都是由您带来的呀,因为您说的话,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呀。”
楚知夏为自己能给百姓带来福祉而高兴。
她暗暗誓一定要让这里的百姓,因自己的存在而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喜欢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