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团宠小公主 > 第75章 新派婚姻风潮(第1页)

第75章 新派婚姻风潮(第1页)

京城的春天总是带着股子躁动劲儿,柳絮飘得满大街都是,就跟这城里的新鲜事儿似的,挡都挡不住。

这不,女子学堂那扇雕花木门一开,新思想的风就“呼”地一下刮遍了四九城,最热闹的,还得数这股“新派婚姻”的风潮。

琉璃厂的报摊前,围了一圈人,个个伸长脖子瞅着墙上贴着的告示。

最显眼的那张红纸,上头的毛笔字龙飞凤舞,是米商张家千金张婉如的招婿启事。

“不求家财万贯,但求灵魂共鸣”这几个字,被人用朱砂描得通红,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疼。

“啧啧,这张家丫头真是疯魔了!”

戴瓜皮帽的老汉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子随着摇头晃悠,“谁家正经姑娘这样抛头露面?还灵魂共鸣,当是吟诗作对呢!”

旁边卖糖葫芦的李婶撇了撇嘴,竹签子在草靶子上敲得梆梆响:“您可别老脑筋了!听说婉如姑娘在女子学堂学了洋文,普通男人哪配得上?”

人群里挤进来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他推了推圆框眼镜,嗓门清亮:“这有什么稀奇?公主说:英国、法国早流行自由恋爱了!婚姻不该是买卖,得讲平等!”

这话像往油锅里泼了瓢水,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正吵得不可开交时,“哟,说曹操曹操到!”

李婶眼尖,立马招呼道,“公主,您快评评理,这新派婚姻到底成不成体统?”

楚知夏笑着从手包里掏出块帕子,轻轻掸了掸裙摆上的灰。

笑着说:“婶子,您年轻时候嫁进李家,不也盼着叔疼您、护您?只不过现在的姑娘,把这些盼头明明白白写出来了。”

戴瓜皮帽的老汉哼了声:“写出来有啥用?男人养家,女人持家,老祖宗的规矩能改?”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楚知夏走到招婿启事下,指尖轻轻划过“灵魂共鸣”四个字,“就说张姑娘吧,她家米行生意做得那么大,难道还缺人养?她想要的,不过是个能并肩看世界的人。”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几个穿着长衫的男人,簇拥着个油头粉面的公子哥挤进人群,正是绸缎庄赵家的二少爷赵文轩。

他斜瞟了一眼招婿启事,嗤笑道:“女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得嫁人生子!这张家丫头,怕是嫁不出去急昏了头。”

“赵公子这话可就不对了!张姑娘能写会算,见识比你强十倍!”

说话的是楚知夏的好友周明远。

“哟,护花使者来了?”

赵文轩阴阳怪气地瞥了他一眼,“有本事你去应招啊!就你那穷酸样……”

“够了!”楚知夏上前一步,挡住周明远,“赵公子,您家绸缎庄用洋布、卖洋装,怎么到了婚姻大事上,反倒成了老古董?”

围观群众哄笑起来,赵文轩脸色铁青,正欲作,远处传来马蹄声。

张家的管家骑着快马赶来,手里举着厚厚一摞书信:“各位街坊让让!我家小姐的招婿信,从天津、上海寄来的都有!”

楚知夏瞅着那摞比砖头还厚的书信,突然冲赵文轩扬了扬下巴:“赵公子瞧见没?这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您家绸缎庄进货还挑挑拣拣呢,人家选夫君,凭啥不能提条件?”

赵文轩脸涨得跟他身上的红绸衫一个色,梗着脖子喊:“女子无才便是德!读再多书,还不是要给男人生娃?”

“哟,照您这说法,您娘生您之前,是不是得先考个‘无才证’?”

楚知夏从手包里摸出块水果糖,剥开糖纸塞给旁边看热闹的小丫头,“再说了,生娃是两个人的事,凭啥成了女人一个人的‘罪名’?您家老夫人掌家三十年,把绸缎庄从一个小铺子做成三进大院,难道靠的是‘无才’?”

这话堵得赵文轩直翻白眼,旁边他带来的几个跟班赶紧打圆场:“二少爷别跟妇道人家一般见识……”

“谁是妇道人家?”楚知夏嗓门陡然拔高,惊得树上的柳絮都飘得更欢了,“我是女子学堂的先生,教姑娘们算术、医理、洋文,她们里头有人能算清漕运的账,有人能看懂洋人的医书,比你们这些只会提笼架鸟的强百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